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对城市热岛的绿地优化策略,以西安市区的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夏季三期的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反演地表温度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究绿地格局与热岛的关联性,对公园绿地不同群落配置的降温增湿效应实测,分析景观结构与热岛的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1)2009~2017年,西安绿地占据市区面积近1/3,是四种地物类别中变化量最大的一种地物类型,2009—2013年减少了2348.10 hm~2,2013—2017年增加了3907.17hm~2;2009~2017年,西安夏季城市绿地NDVI值随着城市环路外移而增大,即一环<二环<三环<绕城;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各象限的NDVI值大小依次分别为东南>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各环路、各象限NDVI标准差逐年增大,说明城市绿地覆盖波动逐年加剧。(2)2009年西安夏季城市热岛(包括热岛和强热岛)随着环路的外移而减小,即一环>二环>三环>绕城,2013年除一环热岛分布较多外,城市热岛随着环路的外移而增大,出现“空心热岛”现象,2017年城市热岛一环>二环>绕城>三环;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强冷岛和冷岛均主要分布于三环和绕城;2009—2017年来,各个象限城市热岛比例均在增加,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各象限城市热岛比例大小依次分别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西南>东南>东北。(3)与对照点相比,在白天(7:00~19:00),5个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降温和增湿效果,其效果优劣均表现为群落C4>C1>C5>C2>C3;植物群落内部温度低于对照点的持续时间为群落C4最长,群落C1、C2、C5次之,群落C3持续时间最短;群落内部相对湿度高于对照点的持续时间长短则为群落C4>C1>C5>C2>C3。在夜间,植物群落内部与对照点处的温度、相对湿度并无显著差异。(4)城市绿地格局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得到三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612和-0.605,并且它们存在y=-14.842x+4.6676、y=-12.284x+3.4500和y=-8.054x+2.7915的线性关系。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中,复层搭配相对于层次结构单一的群落植被景观更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即“乔—灌—草”>“乔—草”;在具有相同层次搭配的群落植被景观中,乔木层组成中含有的阔叶乔木越多、针叶乔木越少的群落更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即阔叶>针阔混交>针叶。(5)在绿地格局优化方面,建议适地适树,增加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绕城区域、东北象限、西北象限需重点关注,重视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作用;在景观结构方面,建议城市绿地内部植物景观结构层次向复层和多层发展,城市绿地内部植物景观结构中乔木层增加阔叶树种选择,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