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交往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同伴交往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同伴交往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一方面,在同伴交往的背景下,儿童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儿童会带着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特征进入同伴群体,影响着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而与同伴交往的成败或优劣,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了其功能缺失,这给单亲家庭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相对于完整家庭儿童而言,绝大多数离异家庭儿童会表现出许多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的情绪情感状态阻碍了单亲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本研究选取Y市某幼儿园中班的一名个案幼儿小X,以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家庭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游戏为主要干预手段的综合性干预方案,通过五个层层递进的阶段对个案幼儿小X加以干预,从而使其建立起和谐的同伴关系,提高其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通过对个案幼儿小X干预前后同伴交往观察情况的对比及与其家长、班级教师的交谈,证实了小X的社交主动性、语言与非语言交往技能及亲社会性均有所提高,社交障碍有所减弱,表明该综合性干预方案对提高单亲家庭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有着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