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养老设施失能老人照料单元更新设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发展趋势,而中国也处在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21年11月,中国60岁及以上人数约为26402万人,占全国人口18.70%,预估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也将达到三成以上,同时中国失能老人数也在高速增长,以上种种趋势都促使着中国的老龄化事业高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养老设施建造时间较为久远,且多为改建或扩建而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的养老需求不断的更新,既有的养老设施已经无法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因此亟需对我国既有的养老设施空间进行更新设计。通过总结国外先进的养老模式,发现通过完善照料单元的设置,对于更好的照护失能老人、提高机构照护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养老机构在照料单元方面仍有弊端,问题主要有:照料单元规模不合理、未将老人变化的身体状况纳入设计考虑范围、未考虑失能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未将老人与护理员的行为特点纳入设计要点范围。本文通过对大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对机构照料单元的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并进一步从建筑空间与人群行为特点两种角度提出最终的优化改造策略。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照料单元的优秀案例及先进理念进行总结,为后文提供理论基础,并采用实地调研测绘、问卷访谈、定点观察等方法对养老设施内照料单元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其次对调研中回收的问卷与访谈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失能老人所需的主要服务类型与活动空间,并对调研的养老设施进行照料单元组合模式、内部空间类型化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老人与护理员的日常活动行为及心理特点,进行精细化设计研究。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既有养老设施的照料单元设计原则、规模、功能组成、内部主要功能空间的精细化通用设计建议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优化国内既有养老设施的照料单元空间,根据失能老人心理及生理特点、行为特点、护理员工作内容与基本流线,完善照料单元内不同类型功能空间,为失能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同时提高护理照护水平与效率。
其他文献
在大健康背景下,人们对护理技术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护生作为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在满足社会护理服务需求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高职护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方面存在着不足,往往会影响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发挥。文章以护理学专业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构建“学-用-思-塑”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和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适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
期刊
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发展与全球范围内的建筑领域数字化转型趋势,复杂曲面在建筑中的应用需求逐渐深入,并与走向智能化的数字建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逐渐扩大的复杂曲面应用需求下,关于复杂曲面建构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建造层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在最近二十年中,建筑机器人加工建造技术的研究应用愈加广泛,使得建造层面的复杂曲面建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亟待研究人员的探索。论文为了探索数字建造技
学位
乡村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乡村因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差,对外交流闭塞,人口流失严重,逐渐出现了乡村建筑衰败、历史文化断层等现象。近年来,随着相应政策颁布与资金的注入,建筑师上山下乡,其介入的乡建活动越发频繁。由于我国的乡村是一个综合的复杂体系,倾向于传统型的乡村具有生产功能、历史传承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乡建不只是建筑的营造,同时需要关联文化传承
学位
国内城市逐渐进入存量住宅时代,随着“双碳计划”的提出,国家对既有住区住宅“绿色节能综合改造+宜居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缺乏阶段性、长期性的策略,政府对住户使用需求关注度不够,衍生了一系列节能、功能与施工等后续问题。虽然北京、上海等一些改造试点采用了综合更新方法且取得初步成效,但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国外针对既有住区住宅外围护体系品质提升中,已出现装配式方法,且国内实践中已有
学位
城市街道环境宜人对提升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以室外商业街为代表的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展现城市形象、塑造宜居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无法量化的正面影响,因此,在街道主体由关注“以车为本”转为“以人为本”的倡导和实践下,提升临街步行空间的宜人舒适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噪声作为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街商业步行空间不免要受到交通噪声的干扰与影响,
学位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滨海区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城市的“客厅”以及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往往在特定建筑类型中开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多个城市滨海开放节点调研和分析评价,了解现存城市滨海节点现状和问题,结合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优秀有机更新案例,探寻有机更新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反馈调研的城市滨海开放节点来验证设计方法的
学位
中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是一重要研究课题。临干道步行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载体其环境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其受到交通噪声的严重干扰,影响品质的提升。以临干道的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大连市3个典型的研究样本,分别代表临干道商业、生活性、混合式步行空间,运用声景问卷调查与城市要素采集的方法对22个测点进行实验调研,共获得504份有效问卷及相关城市要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空间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师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不断探究建筑空间细节,剖析建筑构成元素,实现建筑空间的多义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线性联系空间,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类型和元素广泛根植于现代建筑中,并由单一性的线性附属功能空间逐步发展成为复合性的建筑构成元素。同时,其所构成的多元复合性场所激发了人们的生活体验热情,使人、生活及文化达到和谐统一,也为
学位
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教学空间被视为除师长、同学之外的“第三位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期教育理念、城市环境限制以及经济政策影响,其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因此,面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对当下住区配建小学教学空间的教学模块、教学空间组织、内外空间整合策略的研究,是对既有的中小学设计研究的扩充,对基础教育空间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关于教学空间变革与中
学位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的传统村落发展与转型带来了契机。与此同时,乡村经不断的发展、人口结构产生新的变化、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介入,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和村民生活都发生改变,当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村落空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村落空间的更新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鲁东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其依托独特的地理、历史、人文风貌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