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地记录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和现实。杜甫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也时常寄情山水,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留下了数量可观且极具价值的山水诗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本文所要探究的不仅仅是杜甫山水诗所构造的一幅幅风景各异、奇美壮丽的山水画面,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其背后所体现的诗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境界,探索杜甫山水诗背后的渊源、流变、情感和诗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进而厘清其概念和定义,以方便对杜甫所创作的山水诗进行统计、分期和归类,为论文主体内容部分提供可靠的文献支撑。第二章主要对杜甫山水诗创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杜甫一生之中能够创作如此数量众多,艺术水准上乘的山水诗,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先贤的创作所提供的肥沃土壤、漫游风气的盛行、唐人审美意识的进步及其个人羁旅漂泊的一生不无关系。第三章针对杜甫不同的人生历程,将其创作的山水诗分为五个时期:读书漫游、京华困顿时期,度陇客秦、入蜀图经时期,流寓川蜀、入职幕府时期,客居夔州、追忆往昔时期和漂泊荆湘、巨星陨落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山水诗歌进行了简要分析概述。第四章结合文本内容对杜甫创作的登临感怀、宴饮游乐、羁旅行役、即景咏物和田园村居五大类山水诗进行分析阐释,进一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第五章探寻杜甫山水诗情感表达的特点,分析其呈现的意境风格,其山水诗或如速写小品般明快清新,优美细腻;或如长轴大卷般雄阔壮丽,苍凉深沉。这两种意境的形成与诗人个人的人生经历、心境转换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最后附录了本文的一个小小研究成果,即杜甫山水诗的分期分类时间表,以方便读者查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