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文看西周的土地制度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时期,土地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普天之地,莫非王土”,土地在名义上归周天子所有。但西周社会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天子也只是形式上的所有者。土地的实际控制和使用与规定情况有了较大的出入。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奠定了以后历朝土地制度的基础,而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与土地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即“土”“田”“采”“邑”等概念分别进行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对西周土地资料转移的几种基本形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即通过土地分封、土地转让以及土地纠纷等三个方面,对西周时期的土地关系进行研究讨论。土地分封为西周早期存在的主要土地关系,土地转让为中后期所产生的土地关系,而土地纠纷,则又是由土地转让所衍生出来的土地关系。伴随着西周社会以及周天子地位的不断变化,土地关系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并相应的作出改变。在文章的最后,对西周时期土地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研究:西周早期,土地关系主要表现为分封;西周中后期,土地转让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产生土地纠纷。在此时,周天子的赏赐类别与早期相比,也由丰富多样变为单一化。
其他文献
从地转方程出发,对地转流的成因、流速和流向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同一水平面上地转流向与密度大小、水温高低及海水压强高低的关系,澄清了在教学过程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曾作为我国植物检疫对象,后随病害发生面积的扩大,逐步成为常规病害。病害属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菌侵染而引起的典型性土壤传播病害。由于土传病害的难治性及
南书房是清朝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的侍值之所。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命儒臣入值南书房,自此南书房设立。南书房作为一个内廷的非正式机构,但却具有相应的文化职能和政治职能。
“远程会诊”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当前,看病难和看病贵已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对于许多医疗条件有限地区的患符来说,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不过,对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