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秋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想通过变革,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终问鼎中原。军功爵制是他们对外扩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拔战争人才方式,也是国家和人民互惠互利的一个重要举措。军功爵制首先出现在齐国,最后在秦国得到了发展完善。本文从齐秦两国人民的价值观对军功爵制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试图说明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一个国家和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齐人好物利,讲究礼义并重,尊贤尚功,又贵黄老之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这样的价值观使齐国丧失了统一六国的机遇。而秦人在功利主义至上,崇大尚多,轻伦理重刑法等价值观影响下,融合着国家意识和个人利益的军功爵制,帮助秦人承担起统一六国的重任。
其他文献
清代著名蒙古文人衮布扎卜所著《恒河之流》作为一部蒙古黄金家族世系为主要内容的编年史,有其独特的价值,是研究16-17世纪蒙古社会史不可忽略的史料之一。本文将以文献学的角
农田管理制度是在实行授田制的背景下,以农田为核心的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主要包括田官的设置、农田布局的规划、田间生产管理、以及对生产资料的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位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东南亚华商网络重新扩展到中国大陆以来,华商网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华商网络的框架下,东南亚华商资本在中国大陆进行着资金、资源、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