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坛,徐訐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从上海沦陷区的光彩夺目到随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尘封,这位一度被大陆文学史“遗忘”的作家显得如此神秘。本文以徐訐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分析为突破口,借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试图揭示支配徐訐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使其以更清晰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所谓的“深层心理动机”,本文以为,就是萦绕徐訐一生的“自恋情结”。
论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探讨徐訐的自恋、转移与升华。第一部分从弗洛伊德学说、自恋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因缘和他的文学观来讨论其创作心理。徐訐主动运用弗氏理论,将现实中被压抑的本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改装、升华,在作品中极力展现自我;第二部分从作家笔下主人公时常出现的几种职业来阐述徐訐是如何运用文学创作来弥补他现实生活中的缺憾;第三部分从叙事技巧--以自我为中心来讨论徐訐自恋情结的集中体现,为表现自恋他不断地塑造理想化的主人公:第四部分从徐訐的人生来理解他的自恋、转移与升华。徐訐虽漂泊孤独一生,却始终用一束自恋的光芒来照亮他前行的路,他对自我生存的感受、情感追求、生命的价值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