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汇率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期间,频频下调的欧元区国家主权评级饱受各界关注,其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也被广泛讨论。本文通过对主权信用评级市场影响文献梳理,发现在其对汇率影响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将对欧债危机期间主权信用评级对汇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的样本期间是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样本数据是国家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对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调整事件以及欧元、英镑和瑞典克朗日度汇率数据。通过事件分析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符号检验,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评级事件对美元/欧元、美元/英镑、美元/瑞典克朗产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对欧元汇率的直接影响;欧元区主权评级事件是否对欧洲非欧元区国家汇率产生溢出效应(以英国和瑞典为例)。  本文主要应用了事件分析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符号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为了考察汇率对于来自不同类型评级事件的反应,根据评级目标国家不同分为全部欧元区国家样本和欧元区较大经济体样本;根据评级事件自身的不同分为评级下调事件、负面展望和观察名单。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欧元区所有国家和较大经济体评级事件对美元/欧元的汇率影响是显著的,对美元/瑞典克朗汇率的影响只有后者是显著的。而根据评级事件分类,只有负面展望对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将本文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提出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理论分析。主要从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汇率的影响因素两个角度阐述本文理论上的可行性。  第三章,实证方法。这部分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实证方法事件分析法和非参数符号检验。  第四章,欧元区主权评级事件对欧元、英镑和瑞典克朗影响的实证分析。这一章将本文选用的汇率数据和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说明基于事件分析法和符号检验的实证结果;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结论。首先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然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1)欧元区所有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事件对欧元汇率造成显著影响,对英镑和瑞典克朗汇率无显著影响;(2)欧元区较大经济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事件对美元/欧元和美元/瑞典克朗的汇率影响都是显著的;(3)根据评级行为不同分类得到结论只有负面展望事件对三种汇率有显著影响;(4)通过对欧元区以外国家的汇率影响研究,说明存在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的显著性也与对象国家与欧元区经济紧密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5)每种汇率的符号检验结果通过两相对比都能看出汇率对来自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反映程度存在差异;(6)不同评级行为对汇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增强自身实力经济实力,保证良好的宏观经济实力和合理可控的债务水平;(2)大力发展本土评级机构,力争国际评级市场话语权,改变在评级市场受支配的地位;(3)加强区域经济危机的防范,关注本国和相关国家市场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监管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形势也出现了新的演变,对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国际贸易融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部分:首先,我国大宗商品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议题,而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岸离岸市场之间的壁垒逐渐消除,人民币
IPO“软信息”是指发行企业在进行IPO过程中产生的非标准、主观性较强的信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是作为股票发行的一级市场越来越成熟,证监会对于企业进行IP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化都是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产物。目前,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逐渐开展,这标志着我国的传统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这对加速农业的发展,全面振兴
在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领跑各大经济体,2013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