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是环境污染中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经过食物链的富集,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毒害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治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而生物吸附法以其高效廉价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根据目前国内外治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现状,以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了该受试菌对重金属铜(II)和铀(VI)的静态吸附性能,探索一条处理效率高、成本低、能力强、选择性好、投资少、吸附剂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的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新途径,为工业处理含重金属铜(II)废水、铀(VI)废水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将其推广到实际应用中打下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含铜废水和含铀废水的相关知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以及生物吸附法的相关知识。论文第二章介绍了该受试菌对废水中铜(II)的吸附,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受试菌对铜(II)的吸附最佳pH为6.5;该受试菌对铜(II)的吸附速率较高,前60min时,吸附率迅速增加,90min时,吸附达到平衡;铜(II)的浓度为0-20mg/L,吸附量和吸附率迅速增加,铜(II)的浓度为50mg/L,此时受试菌对铜(II)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为82.14%,吸附容量为20.53mg/g。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该受试菌对铜(II)的平衡吸附行为,且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受试菌吸附铜(II)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得知,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羰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第三章研究了受试菌对铀(VI)的吸附,其结果表明:受试菌富集铀(VI)的平衡时间为60min,最佳pH为4.0,铀(VI)的初始浓度50mg/L,此时受试菌对铀(VI)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为61.89%,吸附容量为15.46mg/g。此外,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该受试菌对铀(VI)的平衡吸附行为,吸附过程也更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比较受试菌吸附铀(VI)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可知,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羰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第四章对真菌Fusarium sp.#ZZF51吸附铜(II)和铀(VI)的结果进行比较。论文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