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伴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发达,环境问题也成为人类不得不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及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表现突出。目前,关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等四个层面,而国内外均有其研究的侧重和不足。本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及其关系问题,丰富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紧扣“关心环境问题、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现实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更直接、具体的现实意义。关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要求,认为:环境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环境本身、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各种认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思想、观点、理论等环境的理性认识层次和心理、情绪、态度等环境的感性认识层次两个层面;环境行为指的是人们基于个人的情感、认识、责任感和价值观,为了环境保护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而采取的有意识行为。它主要分为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和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两个层面,具体体现在说服行为、经济行为、环境管理行为、法律行为和政治行为5个方面。本论文属于探索型研究,在探讨了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之后,做了一定的解释和分析以及预期展望。本论文采用随机抽样的入户问卷调查方法和文献调查法,对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统计分析:一方面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另一方面主要是相关分析和交互分类。这样的分析比较深入和科学地揭示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基本状况及其关系,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和不同家庭收入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影响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变量也不能一概而论: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关系,不能像传统的结论那样认为是呈相关关系或不呈相关关系,而应更具体的讲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类型的环境意识之间是否呈相关关系、如果呈相关关系则是呈什么样的相关关系。等等。本论文提出:我们应当针对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表现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些策略,采取一些措施,从城市居民个人角度和社会的客观要求角度两方面培育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和环境行为水平,推动人们的环境行为预期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得到提高,并进而推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