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目的评估正常体质量指数(BMI)患者在80KV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60例在我院疑诊冠状动脉疾病且BMI在18.6~25kg/m2行双源冠状动脉CTCA检查,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100KV、80KV管电压。检查方法:两组均采用德国Siemens第二代双源CT;所有患者扫描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使用高浓度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I/ml),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bolus-tracking)。患者取仰卧位,采用Flash spiral模式,R-R间期为55%。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下1cm至膈面,选择头向足方向。先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扫描,然后做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图像分析:检查后记录患者的扫描长度、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e,ED)。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管腔CT值和标准差,以及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artery,RCA)近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近段管腔的CT值和邻近组织CT值。计算RCA、LAD及LCX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双盲法由2名有3年以上心血管CT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冠状动脉的CRP和VR重建图像主观评分。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利用描述性P-P图和方差齐性检验分析各测量参数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评价者之间的一致性。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BMI、心率、CTDIvol、DLP、ED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的各客观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检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构成比的X2检验,冠状动脉可诊断节段数采用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认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BMI、心率、CTDIvol、DLP均没有统计学差异;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0.8mSv,B组有效辐射剂量为0.4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图像噪声A组28±6HU,B组增加为46±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主动脉根部、RCA近端、LAD近端、LCX近端的CT值80KV下显著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RCASNR、LADSNR、RCACNR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CXSNR、LADCNR、LCXCNR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之间可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正常体重指数的患者,采用80KV管电压行双源冠状动脉CT成像可满足冠状动脉疾病诊断要求,并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第二部分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结合低对比剂浓度和剂量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目的评估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在管电压80KV条件下降低碘对比剂浓度及用量行双源CT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辐射剂量、低碘对比剂负荷下冠状动脉CTA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90例在我院疑诊冠状动脉疾病且BMI在18.6~25kg/m2行双源冠状动脉CTCA检查,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检查方法:三组均采用德国Siemens第二代双源CT;A组,使用高浓度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欧乃派克350mgI/ml),总量60ml,流速为5ml/s;B组,使用低浓度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I/ml(优维显300mgI/ml),总量60ml,流速为5ml/s;C组,使用低浓度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I/ml(优维显300mgI/ml),总量45ml,流速为5ml/s。对比剂注射后,三组均以对比剂同样的速率注入50ml生理盐水。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bolus-tracking)。患者取仰卧位,均采用Flash spiral模式,R-R间期为55%。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下1cm至膈面,选择头向足方向。先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扫描,然后做冠状动脉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原始数据使用迭代重建法SAFIRE。图像分析:检查后记录扫描长度、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e,ED)。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管腔CT值和标准差,以及RCA、LAD、LCX近段管腔的CT值和邻近组织CT值。计算并比较RCA、LAD及LCX的SNR、CNR。采用双盲法由2名有3年以上心血管CT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冠状动脉的CRP和VR重建图像主观评分。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三组间年龄、身高、体重、BMI、心率、CTDIvol、DLP、ED及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的各客观参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的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的各客观参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的比较,采用组间两两比较Bonferroni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认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间年龄、身高、体重、BMI、心率、CTDIvol、DLP、ED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冠状动脉CT值、LCXSNR、LCX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组,各冠状动脉近段CT值有统计学意义(P主动脉=0.00;PRCA=0.01;PLAD=0.013;PLCX=0.002),图像噪声、各冠状动脉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冠状动脉CT值、LCXSNR、LCX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像噪声、RCA及LAD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及可诊断节段数比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正常体重指数的患者,在80KV管电压下使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且不影响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及碘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