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中的开放空间和人们的活动具有紧密的关系,承载着周围居民的公共活动与生活。乡村中的开放空间是由环境构建组成的一种空间秩序,环境构建在其中有序的排列与组合并和使用者长期相互的作用。面对当前社会对乡村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关注,开放空间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开放空间为出发点,以开放空间和人们日常活动、交往所需的环境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乡村开放空间与人们活动的关系,利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乡村空间的活力、优化使用功能、提高利用价值,思考怎样才能更好提高乡村开放空间的利用。本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开放空间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将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模式分为机会主义模式、人口空间标准模式、公园系统网络模式、田园城市模式、区域形态模式、风景相关模式、生态设计模式、景观保护性模式、生物圈保护性模式共九类。根据相关文献将国内研究分为综述类、保护与规划设计类、项目实践分析类、调查研究类、客观规律研究类和空间格局演变共六类。然后对相关值得借鉴的案例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研究,对公众活动、乡村和开放空间进行概念的界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和案例将开放空间的特征归纳为开放性、连续性、空间不确定性、功能多样性、可达性和大众性六个方面,并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选择以美丽乡村为代表的蒙花布村和以历史文化村为代表的塱头村作为研究对象,将开放空间分为以广场为中心、以水系为中心和以绿地为中心三种类型,对研究对象的开放空间进行空间分析,利用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方法中的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对乡村开放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的特点和优劣点。第四部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乡村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原则与策略,将乡村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原则概括为量体裁衣、人性化原则、功能复合原则、安全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五个方面,将其策略总结为整体性与分层规划设计、场地文脉延续与特色强化、活动的引入、激活水系、发挥景观小品的点睛效果、建筑立面装饰、空间穿插和功能转换与空间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