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对于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对骨折风险预测的认识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虽然大家的研究及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结果出现,这可能于其研究对象,样本量,及地域等有关系。Li et al.对股骨颈局部力学分析来预测髋部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研究发现通过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来分析股骨近端的几何力学情况,对预测髋部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分析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以及力学分析和骨密度分析一起并不能提高预测概率。Gundi et al.[1]等进行了一个五年的队列研究,来研究股骨颈骨密度和股骨颈干角对绝经后妇女的髋部骨折风险的预测,得出的结论是有较大的颈干角的女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干角较小的女性,老年女性相对于年轻女性有更高的骨折风险,而颈干角较大且骨密度较低的女性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差异。他们还发现,骨密度较低的,具有比较长的髋部轴线,和较大股骨颈干角的女性,不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都是髋部骨折的高危人群,然而他们也提出,股骨颈直径对髋关节骨折风险的预测是没有意义的。对于老年女性和青少年女性的比较,除了骨密度较低结合较大颈干角组这两个年龄段的女性骨折风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他比较都是老年女性的骨折风险较高,他们还比较了绝经后妇女的骨折风险和65岁以上女性骨折风险,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比较,作者得出结论:在他所测量的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中,股骨颈干角对骨折风险预测的作用最大,而且股骨颈干角对骨折风险的预测不受年龄和骨密度的影响,可以作为单独预测的因素。Kamath et al.[2]对135个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髋臼前倾角对骨折类型的预测似乎是没有意义的,但对骨折风险的预测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作者总结说髋臼前倾角并不能预测老年病人的骨折类型,尽管髋臼前倾角发生变化可能带来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这个并发症,而这个并发症又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Im et al.[3]等研究了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在朝鲜人群中对骨折风险的预测,结果发现在转子间骨折的病人中,病人的髋部轴线和股骨颈干角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但是,髋部轴线的长度和股骨颈干角在股骨颈骨折的预测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股骨颈骨折组和正常对照组病人的髋部轴线以及股骨颈干角之间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此外股骨颈骨折组的病人的偏心距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在转子间骨折组中,随着髋部轴线的增加,髋部轴线每增加lsd将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概率上升1.64倍。股骨颈干角没增加1sd将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增加2.32倍。股骨颈骨折病人中,偏心距每增加1sd将导致股骨颈骨折风险提高2.03倍。Masako et al.[4]等人对日本女性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临床CT来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从而来研究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与髋部骨折的风险关系。他们得出结论,股骨颈骨折的日本女性比正常日本女性有更长的髋部轴线,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日本女性相对于正常日本女性的股骨颈干角明显更大。Frost et al.[5]等人研究了髋臼前倾角和股骨前倾角对股骨颈骨折的影响,发现髋臼前倾角和股骨前倾角可能和髋部骨折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他们提出股骨颈长度以及年龄性别和髋部骨折类型没有相关性。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Wang et al.[6]等人研究发现可能侧方摔倒的暴力以及更长的股骨移动力臂是导致髋部骨折的原因。髋部骨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骨密度,髋部轴线长度,股骨颈干角这几个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仅仅是股骨移动力臂和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的风险有关系,所以最后得出结论摔倒时的移动或者旋转力臂会增加髋部骨折的风险。Nissen et al.[7-9]从基因的层面上分析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对髋部骨折的风险,发现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和骨折相关的4个基因多态性并无相关关系。骨质疏松和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是两个独立的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因素,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同时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不正常的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可能和特纳综合症有关,而且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会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Pulkkinen et al.[10]等人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法,即使用X线平片来预测髋部的力量加载从而对髋部骨折风险概率进行预测。Thevenot et al.[11]同样通过使用X线平片来对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进行研究。Dincel et al.[12]使用结合的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对髋部骨折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发现,股骨转子间骨密度降低以及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学参数都能提供良好的骨折风险预测。Mikhail et al.[13]等人研究发现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的特点和骨头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而且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能在不结合骨密度的情况下单独对骨折风险进行预测。但是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和骨密度相结合来预测骨折风险将更准确。Cheng et al. [14]等人使用CT研究股骨骨密度以及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发现他们和骨折风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股骨近端骨折病人相对于正常组有较大的股骨颈横断面,而且相对而言,骨密度较小。Patron et al.[15]研究了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和髋部骨折的关系,发现股骨颈长度的增加会导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增高。Gnudi etal.[16]等人通过研究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和髋部骨折类型的关系,发现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对区分绝经后妇女的髋部骨折类型有一定的意义。他们的结果显示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结合骨密度能很好的对髋部骨折风险进行预测,而且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只对股骨颈骨折有预测作用,对髋部其他地方的骨折并无预测作用,其中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中的股骨颈干角是最有效的预测指标。Crabtree et al.[17]等指出虽然之前很多研究证明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和骨密度都能独立预测骨折风险,但他们的研究证实假如在使用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以及骨密度的同时进行髋部力量的分析,将更大的提高对高危女性髋部骨折的预测。Bergotet al.通过探讨DXA图像讨论髋部骨折风险和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单独对股骨颈长度的测量并不进行测量骨密度,就能很好的预测骨折风险,髋部骨折病人的股骨颈要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股骨头中心到转子间连线的垂直距离能最好的预测髋部骨折。他们提出股骨头中心到转子间连线的距离比髋部轴线,股骨颈轴线等对髋部骨折的预测效果更好。原因是:第一,股骨头中心到转子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可以不考虑患者的身高,第二,股骨头中心到转子间连线的垂直距离不考虑大转子和小转子的转子间距,这个间距可能会因为骨密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第三,股骨颈长度对骨密度较低的个体骨折预测准确性不高,而股骨头中心到转子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则不受这个因素的影响。Gatti et al.[18]等人研究通过测量镜像抗弯曲强度可以预测股骨颈骨折的风险,他们通过此方法的测量可以间接的反应骨密度的情况从而预测骨折发生概率,他们的研究再一次证明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对髋部骨折的预测作用。Yang et al.[19]研究了中国台湾女性的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发现只有股骨颈长度与髋部骨折风险成正相关,即随着股骨颈长度的增加,髋部骨折风险增大,股骨头直径和股骨颈直径对髋部骨折风险的预测没有太大意义。Nakumara et al.[20]比较了日本人和美国白人的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他们发现尽管日本人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低于美国白人的股骨近端骨密度,但日本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确明显小于美国白人,所以他们考虑可能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可能对髋部骨折的发生,通过统计学分析,他们发现日本女性股骨颈较短,而且日本人的股骨颈干角也较小,其次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也小于美国白人,这几个原因可能是导致日本人髋部骨折发生率远小于美国白人的原因,所以预测髋部骨折风险不能仅仅依赖股骨近端骨密度,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也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aulkner et al.[21]等人通过单独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来预测髋部骨折,得出结论髋部轴线长度能独立预测髋部骨折的风险。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中国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伴随而来的是各种老年性疾病的产生,髋部骨折仍然是老年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老年髋部骨折曾一度被誉为老年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可见髋部骨折对老年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的危险都是非常大的,大量研究表明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如股骨前倾角、颈干角,髋部倾角、偏心距股骨头直径、股骨颈长度、股骨颈直径等)与髋部骨折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当前并没有人研究年龄对股骨近端参数(如股骨前倾角、颈干角,髋部倾角、偏心距股骨头直径、股骨颈长度、股骨颈直径等)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年龄对股骨近端几何学形态参数的影响。研究方法466位中国汉族的健康成人(353位男性和113位女性)的股骨近端参数(股骨前倾角、颈干角,髋部倾角、偏心距股骨头直径、股骨颈长度、股骨颈直径)分别由三个不同的观察者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科使用图像获取和传输系统(PACS)进行测量。测量完后把数据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七个亚组,分别是18岁到29岁组,30岁到39岁组,40岁到49岁组,50岁到59岁组,60岁到69岁组,70岁到79岁组,大于80岁组),然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1、年龄对股骨近端几何形态的影响(不分年龄全部466例),2、年龄对不同性别股骨近端几何形态的影响,3、年龄对不同左右侧肢体股骨近端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以466(男性353例,女性113例)例为整体时颈干角(P=0.000)和髋臼前倾角(P=0.000)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颈干角可能随年龄增大而减小,髋臼前倾角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然而股骨前倾角(P=0.616)、偏心距(P=0.631)、股骨头直径(P=0.807)、股骨颈直径(P=0.993)以及股骨颈长度(P=0.070)这5个数据各在各年龄组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皮尔森相关检验分析提示颈干角(P=0.000)和年龄存在负相关的关系,髋臼前倾角(P=0.000)和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颈干角(P=0.003)、髋臼前倾角(P=0.000)以及股骨颈长度(P=0.043)这三个数据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股骨前倾角(P=0.014)、髋臼前倾角(P=0.024)、股骨颈长度(P=0.041)及股骨颈直径(P=0.038)在个年龄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肢体两侧的分层分析结果与整体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我们回顾的这466例中国汉族健康成年人的股骨近端参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股骨颈干角和年龄之间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股骨颈干角可能随年年增大而减小,髋臼前倾角和年龄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大髋臼前倾角可能增大。此外,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可能存在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