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在这种产业不断集聚发展的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最为常见的政策工具之一了,全球的产业转移浪潮同时在二十一世纪之后也出现了新的格局和特点。我国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成立开始,一共出现了 4次产业转移的现象,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进入了 21世纪后,我国出台了很多多经济发展的改革政策,同时出下了新的国内地域间产业转移的现象,而21世纪之后的产业转移通长半岁了各种要素上涨的压力,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以及环境等成本。本文将从微观企业视角入手,观察产业转移中的具体公司价值动态变化。现如今,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中坚产业之一,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动荡。最近提出较多达到概念就是低碳经济,其本意是追求绿色GDP,希望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使得环境和健康逐步变得更好。在生产布局上,大多汽车公司总部都以东南部沿海城市为主,近年来不断开始探索向内陆建设生产基地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更加接近市场、节约成本,而新能源项目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产业转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暴露的问题也更加值得我们思考。从近期的研究现状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在环境、区域、政府政策等方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多数研究将外部因素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忽略了对企业自身内在变动的关注;其次,从近年来的文献发现围绕产业转移的多种动因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从行业层面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单独就某一代表案例来探讨基于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企业迁移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从企业经济结果的动态反映来探索企业迁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关看法。本文选择BS汽车公司(上市公司)为案例对象,分析在产业转移大环境下企业迁移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从价值变动分析追溯企业进行迁移方案时的适用性偏差,发现类似汽车企业在进行迁移时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首先,根据与高管进行沟通的消息汇总企业迁移的具体原因,并通过比较前后企业内部成本结构的变化、外部政策和市场的调整,说明企业迁移带来的成本压力减少和各种红利效应等,从而判断企业进行迁移的真正要义。其次,对4次迁移方案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以及财务指标前后的对比,观察是否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改善企业业绩。研究将企业迁移行为与公司价值相连接,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产业转移环境中企业在具体过程中的模糊点,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新能源企业进行企业迁移提供实例借鉴。本文选择以案例研究形式对单个企业进行迁移决策进行观察,能够更清晰地反应企业迁移过程及经济后果,并详细分析了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从而拓展了相关研究的范围和思路。但由于本人对产业转移等相关领域涉猎不深,尚未能够将多个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只能基于现有的材料对影响因素和效应进行解读。另外,企业迁移行为前后的企业其他重大事件发生是否会影响企业超额累计回报率变动,从而对其他行业的迁移行为是否能起到预警或启发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