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出现过两个极端。80年代以前注重训练语言形式结构,忽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80年代以后又逐渐出现了只注重交际能力的倾向,忽视了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尤其在80年代以后我国兴起的交际法的前提下以及在Krasen和Chomsky等研究者理论的影响下,形式教学一度被认为过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以前的学生不擅长口语表达但写作却很少出现语法错误,而现在的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比以前流畅了,但准确性降低了。显然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这两种倾向实际上都不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能力和整体素质。只注重形式忽视意义和社会环境,就难以使学生获得适合于交际的语言,提高其交际能力,反之,如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忽视形式,学生就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不会得到较大的提高,更谈不上达到完美的程度。近年来,应用语言学学者和语言教师开始重新思考语言教学。Halliday, Widdowson, Leech等人重新认识到语言习得中语言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把注意力转向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上。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针对我国目前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认识,也建议我国的外语教学应从交际语言教学向交际—语法教学过渡。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学英语教学,并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交际教学是否完全适合高中英语教学?形式教学是否真的过时?是否还有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有效可行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当今语言教学主流的交际教学为语言教学开辟了新的视野并具有比以前其他教学法更大的优越性,但它是否是一个可行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环境。英语教学在中国应该属于外语教学而不是第二语言教学,英语知识主要通过学习获得而非自然习得,纯粹的交际教学并不能使我们达到教学目的。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课堂实践后发现交际法过于强调交际能力和语言的流畅性,却忽略语法教学和语言的准确性。而形式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Wilkins, Harmer, Widdowson和Littlewood指出的那样,语言形式教学不仅不可缺少并且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渠道。作者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法应当:既适合教学环境又能同时完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作者依据高中英语课堂的实际提出:交际与形式并重的教学模式更适合高中英语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