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UF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it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落酸(ABA)和微丝骨架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实验中,选取了一个拟南芥中受ABA、NaCl和微丝解聚剂Latrunculin B诱导的、功能未知的基因UF1作为研究对象。对UF1的表达模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突变体和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和ABA的敏感性、突变体和超表达株系中几个关键的ABA应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突变体内的微丝骨架和在盐胁迫下的动态变化及UF1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为:  (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UF1在多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都表达,其中在幼苗、成苗的茎、花、角果以及种子中表达量较高。  (2)检测转化35S∷UF1-GFP拟南芥植株的根分生区、成熟区、下胚轴和叶表皮细胞内融合蛋白的定位,初步确定UF1定位于拟南芥细胞质内。  (3)UF1参与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响应。175mM NaCl胁迫条件下UF1表达量下调的突变体ufl种子萌发速率比野生型拟南芥慢,而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种子萌发速率快于野生型拟南芥。  (4)UFl参与ABA信号通路。qRT-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UF1基因的表达受ABA诱导;UF1表达量下调的突变体ufl在1.0μMABA处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速率、子叶转绿率和幼苗根长均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现为对ABA的敏感性增强;相反,UF1超表达株系对ABA的敏感性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100μM ABA处理5h后突变体和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内ABA应答基因ABI1、SnRK2.6、ABI5和RD29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或高于野生型拟南芥。  (5)突变体uf1细胞内微丝聚集成束的程度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并且在NaCl处理1h内,ufl细胞内的微丝束更快地断裂和解聚。  (6)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UF1可能与另一未知功能的蛋白UF2发生互作。
其他文献
鳜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开展其分子免疫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对鳜参与呼吸爆发的两个重要的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ADPH氧化酶的cDNA进
随着数字战场技术的发展,对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标检测技术,尤其是复杂背景情况下远距离运动小目标检测技术在自动目标识别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整个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