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贸易规模增长迅猛,但增长质量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凭借劳动力廉价成本优势及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嵌入到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虽然近年来我国贸易规模增长态势迅猛,但只是赚取微薄的人工费,同时消耗大量宝贵自然资源。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单位价值产出极其之低,与庞大的贸易规模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最终实现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简称为GVC)以及服务业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汇总分析;其次,本文基于嵌入位置与增值能力的二维分析框架,在理论上提出了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八大路径;然后,利用WIOD数据库中世界投入产出表(即WIOTs)中1995-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增值能力与嵌入位置进行了图表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业整体的增值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增值能力日趋下降,仅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值能力呈积极发展态势。我国服务业出现低端锁定危机、内部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弱的三大问题。劳动力比较优势根深蒂固、核心技术优势缺乏、跨国企业打压控制是造成上述格局的三大因素。最后,在服务业产业升级理论分析框架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最优升级路径为:模式(2)→模式(3);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最优升级路径为:模式(1)→模式(1)→模式(4);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最优升级路径为:模式(2)→模式(2)→模式(4);公共服务业最优升级路径为:模式(2)→模式(2)→模式(3)。据此,本文认为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宏观层面,国家可升级要素禀赋结构,改变现有要素比较优势格局;营造技术创新的积极氛围,完善技术创新保护体制。中观层面,区域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全球价值链下的服务产业在我国的区域化发展,关联产业间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效应;努力降低离岸成本,吸引高技术环节落户我国合适区域。微观层面,企业可合理加强价值链上下游的供需关联,特别是加强与价值链驱动型跨国企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