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阔、独特而又复杂的海洋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据统计,海洋微生物有1×106~2×108种。为适应海洋特有高盐、高压、低营养、低光照等极端条件,海洋微生物在物种、基因组成和生理功能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开发利用的天然宝库。而现今,人们了解的海洋微生物不超过其总量的1%,海水中微生物的可培养率仅为0.001%~0.1%。因此,寻找分离新的微生物的纯培养方法,并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是研究海洋微生物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
本研究按照多相分类原则,应用传统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从我国南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三株海洋细菌HB09001、HB09002和HB09003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
菌株HB09001T革兰氏阳性、好氧、无运动性、不产孢子、分枝菌丝状。菌落呈金黄色。生长pH范围5.0-10.2,生长温度范围4-45℃。耐盐性范围0-5%。细胞壁肽聚糖的主要诊断氨基酸为鸟氨酸。主要的醌型为MK-8(H4)。主要的磷酸类脂有磷酸酰肌醇(PD、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双磷脂酰甘油(DPG)和一个未知糖脂(GL)。主要的脂肪酸为iso-C18∶ω9c,iso-C16∶0,iso-C15∶0和C17∶0。(G+C)mol%为69.6%。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后与标准菌株Fodinibacter luteus DSM21208T显示最高的同源性96.7%。最后确定其为间孢囊菌科(Intrasporangiaceae)新属,命名为Ornithinibacter aureusgen.nov.,sp.nov.。
菌株HB09002革兰氏阴性、无运动性、不规则球状直径为0.40-0.58μm。菌落呈橘黄色。生长pH范围5.0-10.2,生长温度范围10-37℃。耐盐性范围0-2%。氧化酶、接触酶阳性,脲酶阴性;无硝酸盐还原性;不能够降解淀粉、纤维素、凝胶、吐温20和吐温80;不能使牛奶胨化,能产生吲哚,但不能产生H2S;甲基红测试呈阴性,V-P实验阳性。Meso-DAP作为细胞壁肽聚糖的主要诊断氨基酸。(G+C)m01%为67.8%。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后与标准菌株Paracoccus koreensis JCM21670T显示最高的同源性97.1%。很可能是副球菌属(Paracoccus)一个新种,有待进行基因组DNA-DNA杂交等后续鉴定工作,来对其系统分类地位作出准确判断。
菌株HB09003革兰氏阳性、具运动性、不规则长杆状,大小范围为0.40-0.50×1.30-3.201μm。菌落呈乳白色。生长pH范围5.0-10.7,生长温度范围10-45℃。耐盐性范围0-15%。氧化酶、接触酶阳性,脲酶阴性;具硝酸盐还原性;能够降解淀粉,不能够降解纤维素、凝胶吐温20和吐温80;不能使牛奶胨化,能产生吲哚,但不能产生H2S;甲基红测试和V-P实验都呈阳性。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后与标准菌株Gracilibacillusureilyticus CGMCC1.7727T显示最高的同源性97.1%。很可能是薄壁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一个新种,有待进行基因组DNA-DNA杂交等后续鉴定工作,来对其系统分类地位作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