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为了研究硒在果树不同发育时期的作用效力,探索三种果树在生长过程中硒的动态富集模式,硒对重金属的拮抗功能及硒对采后冷藏果实品质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丰富硒代谢调控理论。以陆王仙桃、冬枣和北农“3号”草莓为试材,用0.5、1.0、2.5、5.0、10.0mg·L-1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发现:1.桃在新梢停长期对硒的吸收达最高峰,枣则除了在展叶期硒的吸收较大外,在果实膨大后期也表现为逐渐积累的现象,说明枣的最佳施硒时期为展叶期和果实膨大期,而草莓在展叶期和盛花期对硒的吸收能力最强。在三种试验材料中,草莓富集硒的能力最强,其次为枣,两者最佳叶面施硒浓度为2.5-5.0mg·L-1;最差为桃,在本试验所设的浓度范围内,其最佳叶面喷施浓度为10.0mg·L-1。2.桃、枣和草莓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硒肥,在提高桃、枣和草莓硒含量的同时,降低重金属镉(Cd)和铅(Pb)含量,说明适宜硒含量可对Cd和Pb产生拮抗。在本试验中,桃的最适浓度为高浓度10.0mg·L-1处理,抑制Cd和Pb在桃果中的蓄积,其含量较对照减少了77.62%,铅含量较对照(CK)减少了57.60%;而枣最适浓度为中等浓度即2.5-5.0 mg·L-1硒处理,镉较对照减少了40.81%,铅较对照减少了50.32%;中浓度5.0mg·L-1硒处理为草莓进行叶面喷施抑制重金属Cd和Pb的最佳浓度,镉和铅分别降低了58.33%和77.71%。3.将富硒栽培的果实进行低温贮藏,研究发现富硒处理能够使低温贮藏的桃和冬枣硬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以5.0-10.0mg·L-1亚硒酸钠处理的桃和冬枣果实硬度保持最好,在冷藏结束时,10.0mg-L-1亚硒酸钠处理的桃,其硬度较CK高2.03倍,5.0mg·L-1亚硒酸钠处理的冬枣硬度较CK高出1.61倍;同时减少低温贮藏桃、冬枣和草莓果肉中Vc的损失,减缓低温贮藏桃、冬枣和草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的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实的糖酸比,对桃、冬枣和草莓果实的贮藏品质有积极的作用。4.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后,硒对冷藏期桃、冬枣和草莓果实抗氧化酶系产生有益影响。硒处理提高了贮藏期间桃、冬枣和草莓果实抗氧化酶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提升了三种贮藏期果实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强了贮藏期果实清除自由基和减少丙二醛(MDA)积累的能力,使冷藏期果实氧化应激性增强。5.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硒肥后,对贮藏期桃、冬枣和草莓果实呼吸相关酶及呼吸强度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发现硒可有效地抑制冷藏期果实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减缓糖酵解过程,即减少葡萄糖的分解,降低丙酮酸的含量。同时,存在于线粒体上有氧呼吸的标志酶—己糖激酶(HLK)活性,受到糖酵解过程的影响,活性被抑制,致使硒处理后的桃、冬枣和草莓在冷藏期间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降低,延缓了果实衰老。其中,在本试验所设硒浓度处理中,桃以高浓度10.0 mg·L-1处理效果最显著,可使贮藏期桃呼吸强度下降27.30-37.63%;冬枣较为适宜的浓度范围是中浓度2.5-5.0mg·L-1,硒处理枣果冷藏期间呼吸强度下降5.65-39.18%;草莓也是中浓度2.5-5.0 mg·L-1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冷藏草莓果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下降3.10-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