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碰撞、吸附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选微观模型认为,矿物浮选过程可以分为颗粒与气泡的碰撞、吸附与脱附三个独立的过程,即颗粒与气泡在矿浆中首先发生碰撞,随后气泡表面水化膜逐渐薄化、破裂,形成三相润湿周边,并且三相润湿周边扩展,使颗粒稳定的吸附到气泡表面;颗粒与气泡结合体在矿浆上升的过程中,受外力作用,颗粒没有从气泡表面脱附,而是随气泡进入泡沫层并最终进入精矿。因此矿物浮选的概率可以用三个独立的过程进行描述,分别为碰撞概率、吸附概率与脱附概率。浮选微观模型中,碰撞概率模型与吸附概率模型是浮选发生的基础,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重视,Sutherland对浮选过程做出简化,假设不考虑颗粒的粒度以及质量,颗粒的运动状态完全取决于其周围流体的状态,因此颗粒的运动轨迹可以用流过颗粒中心处的流体流线表示,从而得到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模型以及吸附概率模型。Sutherland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奠定了浮选微观模型的发展方向,随后众多学者在其模型基础上,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与吸附模型。论文详细回顾了碰撞概率模型以及吸附概率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以流体的绕流流线方程为依据的碰撞概率以及吸附概率模型,其使用范围局限于<50μm的颗粒,而实际的煤炭浮选中包括0.25-0.5mm的粗粒级、0.075-0.25mm的中间粒级、以及-0.075mm的细粒级,其中又以中间粒级为最佳的处理范围,掌握各粒级的浮选规律,才能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浮选数学模型。论文针对颗粒与气泡的碰撞以及吸附过程,分析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以及吸附过程动力学,设计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概率以及吸附概率测量系统,以乌海矿区高硫煤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颗粒粒度、密度以及气泡尺寸对碰撞概率以及吸附概率的影响,同时针对浮选槽内高含气率的情况,设计了气泡尺寸观察系统,对XDF2L实验室浮选机内的气泡尺寸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四种起泡剂以及充气量对气泡尺寸分布规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设计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测试系统,使用该系统测试了颗粒从不同位置下落时与气泡的碰撞效率,发现颗粒从气泡中心位置处下落时,碰撞效率基本为100%,随着颗粒位置逐渐偏离气泡中心,由于气泡的壁效应,使颗粒发生绕流。确定了碰撞概率的试验方法,即若颗粒从距气泡中心Rc的位置处下落时,与气泡的碰撞效率为50%,此时Rc为该颗粒与气泡的临界碰撞半径。随颗粒密度增加,碰撞概率逐渐增加。当气泡直径为1.44mm时,对0.16mm粒级的颗粒,随颗粒密度由1.25 g/cm3,依次增加到1.35 g/cm3、1.45 g/cm3、1.55g/cm3和1.70g/cm3,碰撞概率由58.10%,依次增加为67.79%、68.78%、76.76%以及79.21%。试验同时测量了在气泡直径分别为0.81mm、1.05mm、1.44mm和1.86mm条件下的碰撞概率,发现碰撞概率基本随着气泡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如对于粒度为0.16mm、密度为1.35g/cm3的颗粒,随气泡直径增加,碰撞概率依次为60.14%、64.47%、67.79%、73.96%。对不同粒度级颗粒的碰撞试验表明,颗粒粒度为0.26mm时,各密度级下的碰撞效率曲线与0.16mm各密度级相似,在气泡中间位置处的碰撞效率基本为100%,随着颗粒位置偏离气泡中心,碰撞效率逐渐减小。对比两粒级颗粒在相同密度级下的碰撞效率曲线发现,0.26mm粒级颗粒在不同位置处的碰撞概率皆大于0.16mm粒级。随气泡直径由0.81mm增大到1.86mm,两粒度级颗粒各密度级碰撞概率随气泡直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幅度不同,密度级由小到大,0.15-0.18mm粒级颗粒碰撞概率增幅分别为6.29%、8.08%、9.49%、8.52%和9.48%;而对于0.25-0.28mm粒级颗粒,各密度下碰撞概率增幅分别为12.72%、7.78%、5.29%、4.51%和3.63%。可见除-1.3g/cm3密度级外,0.25-0.28mm粒级其余各密度级颗粒碰撞概率随气泡直径的增幅均小于0.15-0.18mm。使用BBO方程,对颗粒与气泡的碰撞过程进行了分析,引入阻力系数fr和fθ用以描述气泡对颗粒在径向与轴向的阻力,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颗粒的运动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当颗粒粒度为0.16mm时,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对0.26mm粒级的预测效果较差。建立了颗粒与气泡吸附概率测试系统,对颗粒与气泡的接触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颗粒在中心位置处下落与气泡发生碰撞接触时,吸附效率最大,随着颗粒位置偏离气泡中心,吸附效率逐渐减小。颗粒与气泡的吸附经历了水化膜薄化、破裂的过程,其中随着水化膜的破裂,颗粒在气泡表面会发生旋转现象,其原因为水化膜破裂形成的空穴,将颗粒吸入气泡内。同时发现,水化膜的破裂不只是发生在气泡的上半球,也能够发生在气泡的下半球。水化膜的破裂不一定能够形成稳定的吸附。亲水性颗粒与气泡发生碰撞时,气泡不发生水化膜薄化过程,颗粒在气泡表面下滑,当越过气泡中心时,即与气泡脱离,脱离角度一般在100-120。之间,疏水性颗粒与气泡接触过程中发生了水化膜的薄化,该过程会对颗粒产生吸附作用力,增加了颗粒在气泡表面的滑动时间,若颗粒无法与气泡发生吸附,其脱附角通常大于130。试验测量了密度分别为1.25 g/cm3、1.35 g/cm3、1.45 g/cm3、1.55 g/cm3和1.70g/cm3的颗粒接触角,发现随颗粒密度增加,接触角呈线性减小。对各密度级的吸附试验表明,吸附概率随接触角的增加基本旱线性增加。因此,吸附概率与颗粒密度呈线性关系。对颗粒在不同尺寸气泡下的吸附试验表明,随气泡尺寸增加,吸附概率相应增加。但气泡尺寸对各密度级颗粒的影响不同。如对0.16mm、1.25g/cm3密度级的颗粒,随着气泡直径由0.81mm依次增加到1.86mm,吸附概率分别为81.69%、85.79%、85.04%以及84.64%。最大增幅仅为4.10%。而随着颗粒密度增加到1.35 g/cm3、1.45g/cm3、1.55g/cm3、和1.70 g/cm3,最大增幅依次为11.97%、25.97%、23.46%、以及16.52%,表明随气泡尺寸增加,会加大对中等密度颗粒的吸附概率。同时,1.70g/cm3密度级吸附概率的增幅大于1.25 g/cm3与1.35 g/c1113密度级,说明大气泡增加了对高密度颗粒的吸附,即其选择性有所降低。因此,使用小气泡可以提高浮选的选择性。对0.26mm粒级,各密度级的接触角测定表明,相同密度级0.26mm与0.16mm粒级的接触角基本相同。通过对比吸附概率发现,密度相同时,0.26mm粒级的吸附概率小于0.16mm粒级。建立了基于图像法的气泡尺寸动态测量系统,在实验室XDF2L浮选机上,系统的研究了仲辛醇、松油醇、MIBC和2-己醇四种起泡剂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充气量条件下的气泡尺寸分布,结果表明:起泡剂能够显著的缩小气泡尺寸分布范围,使气泡尺寸分布更加集中,同时减小气泡的平均大小。浮选槽内的气泡尺寸分布可以使用Upper-Limit分布函数进行准确的描述。起泡剂的起泡性能受其分子结构影响,仲辛醇链长最长,其起泡性最好,松油醇虽然含碳量最多,但6元环结构对其起泡性有一定影响,MIBC和2-己醇同为6个C原子,其中MIBC为直链,2-己醇含支链,二者的起泡性相近,四种起泡剂的起泡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仲辛醇>松油醇>MIBC≈2-己醇。起泡剂的用量存在临界值,试验测量了仲辛醇、松油醇和MIBC三种起泡剂的临界兼并浓度分别为11.97 mg/L,21.40mg/L,以及21.89mg/L。超过临界用量后,三种起泡剂产生的气泡Sauter直径分别为0.54mm、0.54mm口0.58mm。建立了气泡Sauter直径与充气量和起泡剂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醒脑调神针刺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运动员失眠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200例运动员失眠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
煤矿机械轴类零件长期在重载荷、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下运行,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等缺陷,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矿机械关键零部件缺陷超声信号
人物$$夏萍,养老金融专家,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险分会理事。$$夏萍博士从2005年中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制度——企业年金制度规范建立以来就开始从事养老金理论与实践
报纸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因素。随着轨道交通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系统动态性和可维修性的不断增加,典型的故障树法和事件树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故障预测与故障定位分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在水利行业的资金投入越发加大,内部审计作为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机构,其工作职能也变得越发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的内
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刘松荣凭借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