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空气质量超标问题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吸引了人们极大地关注。位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也出现了空气质量超标问题,尤其是省会西安问题严重,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也不能边污染边治理,必须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要想改善陕西省的空气质量就需要对空气质量有一个系统性的评价,同时,也需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这些研究有利于减轻陕西省的空气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对陕西省空气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同时,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概述,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进行了陕西省空气质量及影响因素现状分析,并建立了空间自相关模型,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从时空角度分析了的陕西省空气质量现状;再次,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两种方法对陕西省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在对这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之后,本文选用了后者。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10个城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在2015-2017三年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全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水平三年期间也在一直上升,说明近三年陕西省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逐步严重的态势。其中六种污染物的分担率PM10、PM2.5最高,说明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该首要针对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污染源进行整治;然后,论文选取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地区环保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作为第一层指标,并向下延伸了第二层和第三层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建立了突变模型对陕西省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突变分析,采用突变结果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综合污染指数与社会环境相关性最强,其次是地区环保政策和基础设施,最后是经济环境;最后,根据以上陕西省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出了改善陕西省空气质量的政策建议:明确空气质量责任范围、进一步优化联防联控机制、营造治理有效的社会环境、构建空气环境整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