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元启用以来,欧元区国家开创了主权不同国家受单一货币政策调控的先河。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中固有的不足。欧元区不是最优货币区,十六个成员国加入欧元区这个非主权国家的货币联盟,各成员国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供求的反应特征,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贡献度都存在差异,再加上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因素,使得统一的货币政策很难对各国经济全面顾及。在欧洲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冲击下,各成员国基于这些不同点而面临的问题也存在差异,从而需要调控其经济的货币政策也不同,而欧央行最后只能做出一个经济政策,这样导致该货币政策满足了一部分成员国家的利益,却阻碍了另一些成员国家的发展,各成员国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果,即产生了区域非对称效应。然而欧元区成立最初,?稳定与增长条约?限制了各国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并且使各成员国让渡了其货币政策的制定权,所以,调控经济,控制衰退的责任就决定于欧洲央行制定的统一的货币政策。而面对这种经济困境,欧元区货币政策显得力不从心,区域非对称效应明显突出,严重阻碍了欧元的正常运行。因此,研究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非对称效应对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传导能否发挥其作用效果有着关键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欧元区并不是最优货币区,接着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建立IS-LM数学模型,对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区域性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以德国和希腊两国为例研究货币政策对欧元区产生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具体体现,得出货币政策传导对欧元区产生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即经济结构异质性,供求反应特征不同,传导机制非对称,各国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贡献度差异等,从而对由欧元区各成员国区域性差异而导致其货币政策跨国传导的非对称效应有了深入的认识。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非对称效应对欧元运行的消极影响,并基于欧元区各成员国具有的区域差异性,提出了包括协同各国财政政策与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配合;实行灵活的财政政策,促进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协同发展;理顺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实现各区域多层次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等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