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不同活性肽段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肾上腺髓质素(ADM)前体各活性肽段在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的分布及其含量的变化,为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的分子生物学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ADM通过阻止MAPK这一细胞增殖的最终途径来实现其延缓肺动脉高压发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方法 1.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将实验组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用套管进行连接,对照组大鼠仅切开颈部皮肤分别分离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后缝合皮肤,不进行血管连接术。 2.术后8周,右心室导管法测取大鼠肺动脉收缩压;分离心脏为右心室和(室间隔+左心室),计算二者重量比;HE染色观察大鼠肺血管的病理变化,测量中等肺动脉的中膜厚度所占管径百分比。 3.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PAMP、ADM、ADT在大鼠肺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对含量变化。 4.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AMP、ADM、ADT、proADM45-92、p38MAPK、ERK1 m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1.本研究采用套管连接血管技术成功建立了大鼠颈部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模型。 (1)HE染色可见实验组大鼠肺动脉壁增厚,包括平滑肌层及内膜层。对照组大鼠肺动脉管壁厚度正常,内膜光滑、连续。 (2)实验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实验组大鼠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及右室/(左室+室间隔)比例明显增加。 2.免疫组化法测定ADM、ADT、PAMP三种活性肽段在两组大鼠肺内的分布及其蛋白表达可见: (1)ADM、ADT在肺高压组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的分布较一致,棕色颗粒比较显著的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层,血管内皮细胞内则黄染不明显。 (2)正常对照组大鼠中,PAMP主要分布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蛋白表达量较低,实验组大鼠中黄染区域明显增加,存在于血管外膜、血管平滑肌细胞之中。 (3)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显示,实验组大鼠肺内ADM、PAMP蛋白表达量增加而ADT含量则降低。 3.RT—PCR法测定结果可见实验组大鼠肺组织ADM、proADM45—92 mRNA表达增强,ADT mRNA表达减弱,PAMP mRNA无统计学变化,p38MAPK、ERKlmRNA水平升高。 4.Western blotting测定ADM、PAMP在肺组织中实验组蛋白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ADT含量降低。 结论 1.ADM起到延缓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进展的作用;本研究首次明确了ADT在肺高压大鼠肺内的分布情况。 2.分布于正常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PAMP在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过程中被分泌至血管外膜及血管平滑肌中,以阻止肺动脉高压的进程。 3.ADM前体各活性肽段之间在分泌方面的互相抑制及其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相互影响是proADM各活性肽段分子内调控的一种表现,proADM分子内调控学说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ADM通过第二信使cAMP对MAPK信号途径起到抑制作用,以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程。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随着肿瘤学及放化疗的发展,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美国1989年—1995年数据统计显示,所有浸润癌患者(无论年龄大小)5年生存率接近60%,而儿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达70%以上。按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及子宫蜕膜中树突状细胞(DCs)亚群和对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s进行诱导培养,探讨DCs亚群和表型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间的变化,及与Thl/Th2型反应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