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拐凸起为继承性古隆起,邻近玛湖、沙湾、盆1井西三大生烃凹陷,是油气长期汇聚成藏的指向区,呈现多层系成藏的特征。凸起周缘佳木河组贴近烃源层,发育大型地层超削带,储盖组合配置好且发育局部相对优质储层,具备形成大型地层油气藏背景。前期钻探普遍见油气,中拐凸起周缘佳木河组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域。金龙2井区近两年佳木河组火山岩获得重大发现,而南斜坡佳木河组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勘探潜力大。新光1井和拐3井试油获得工业气流,拐201井获低产气流,是目前盆地寻找大规模气藏最现实的突破口。但受限于佳木河组埋深普遍大(>4500m)、产量较低且递减过快、普遍有含水迹象、气藏类型、控制因素、储量规模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制约了该区勘探进展。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区域构造解释成图,古地貌及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及主控因素分析,老井复查及油气藏精细解剖,工程地质综合分析认为:(1)中拐凸起周缘发育的4凸3凹控制了佳木河组分布,厚层砂砾岩纵向上发育在佳木河组二段二砂层组(P1j2),平面上主要分布在3个次凹内;(2)佳木河组二段砂砾岩为扇三角洲相沉积,沉积相带控制浊沸石含量,进而控制储层物性,浊沸石含量8~12%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3)新光1井区3 口佳木河组出气井为同一个藏,是大型地层背景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上倾方向地层尖灭,顶板为上乌尔禾组厚层泥岩,底板为佳木河组致密砂砾岩,两翼及下倾方向为岩性尖灭,储层孔隙度约为8%,渗透率0.001mD~0.5mD,为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气藏含有原始封闭残余水,水体能量有限,不活跃,前期储层改造未达到应有效果,水平井提产潜力大,具有效益开发的价值。在研究认识指导下,落实了中拐凸起周缘砂砾岩勘探有利区的分布范围,开辟了勘探新局面。在有利区域分步开展部署,为中拐凸起周缘佳木河组砂砾岩整体突破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整个西北缘佳木河组、风城组、夏子街组厚层砂砾岩勘探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