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中游地区古镇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江中游地区地处蜀中,自古被称为四川的“黄金水道”,是四川古镇分布最密集、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多样的地理条件,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构筑了这一地区古镇具有地方性的空间形态。   论文以空间形态的组织要素为线索,深入探讨了以民居建筑、街巷、河道、桥、广场等众多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共同构成的古镇整体空间形态及其所表达的具有人情化的意象特性。论文总结归纳出岷江中游地区古镇的三种空间形态模式,即逐级构成形态、并列组合形态和链结架构形态。同时,还从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来探讨了空间形态的意象特性,认为岷江中游地区古镇在空间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多义复合性、可识别性、模糊性和美学性等意象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人与空间产生了特定的互动关系,影响着古镇空间形态的维持与发展。   针对岷江中游地区古镇保护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从大到小,以小规模渐进的方式对古镇、街巷和建筑及构筑物进行保护的方法,有效地延续古镇的空间形态,保护加载在古镇空间形态上的诸多价值,实现古镇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希望通过对这一地区古镇空间形态和保护方法的研究,为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内特别是西南地区富有特色的古镇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来说,明清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阶段,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法之高是其它朝代无法相比的,对这一时期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画论指
学位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结构韵快速转型,城乡空间结构也开始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国内外相关学者很早就关注城乡空间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已经成为城乡空间整合的
虽然我国有着复杂的气候、社会、经济状况,但在近年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趋同趋势。当代中国住宅的建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多重矛盾,不仅是经济、使用功能的制约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住区用地变得急剧紧张,伴随着该现象出现了绿化空间短缺与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解决方法的住区立体绿化空间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也掀起了步行街建设热潮,许多城市争相建设步行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步行街的建设起步较迟,建设经验有限,对其的空间形态、环境设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内村庄改造的逐步推进,威海市边缘地区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复杂地带,成为各种人群居住的混合区。威海市边缘社区中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存在
本文旨在探究浦江北岸再开发所面临的深层矛盾,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规划控制的共性经验,结合浦江北岸的实际特殊情况,尝试为其综合开发规划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提
本文研究了玻璃钢在民用建筑显现部位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旨在揭示玻璃钢的优异建筑性能、特别是长期被忽视的潜在的建筑表现力,从而改变建筑设计人员对玻璃钢的成见和误解。在此
21世纪是多元、复合的世纪,人们社会生活的形式与内容日益丰富,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日趋复杂,然而一些公共空间却漠视了人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存在着形式单调、功能单一、只重形式不
随着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扩大本地区的对外交流,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迫切地需要一个对外展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窗口。于是兴建了一些具有技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