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组由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疾患,罹患PTSD多为直接或间接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因其慢性病程、症状多样和高复发率,使得其治疗面对许多挑战,治疗难度较大,有些人会终身不愈。军事环境中的应激事件更多,发生更频繁,高发的应激障碍轻则会耽误部队的日常训练,重则会严重损失战斗力,导致战事失败。如何有效地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成为临床和军事精神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对PTSD的治疗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但治疗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缓解PTSD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世界生物精神病学联合会(WFSBP)推荐为治疗的一线用药,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报道。但迄今为止,都主要是将药物作为PTSD的治疗手段,而如何进行预防性药物干预研究仅见极少量文献报道。在既往实验研究中,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模拟PTSD应激的动物模型,但都难以完整模拟动物在环境刺激下做出增强的(高警觉)和减弱的(躲避和情感麻木)两种类临床PTSD症状反应。目前单次延长应激模型(SPS)由于能够较好的模拟PTSD的临床表现及长时间保持SPS应激引起的症状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型能通过行为学方法,如: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实验、旷场实验(Open-field,OF)、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等观察大鼠的焦虑、恐惧反应、运动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本研究从制备类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模型入手,探讨在应激后模型大鼠还未出现PTSD症状时早期预防性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预防PTSD发生的可能性。为临床防治PTSD的发生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制备合理的、应激动物行为表现与临床PTSD症状拟合度高且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2.评价在创伤性应激后早期预防性给予氟西汀对大鼠探究行为,恐惧、焦虑反应,运动能力,空间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对PTSD的预防作用。方法:1. PTSD动物模型的建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n =12),单次延长应激组(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n =12),分组当天完成SPS组单次延长应激。实验方法:将大鼠束缚2小时,接着将其放入23-25度水温的强迫游泳池中强迫游泳20分钟,休息15分钟后乙醚麻醉至其失去知觉。然后将大鼠置于通风处至自然苏醒,放回饲养笼自由进食进水不受打扰饲养14天。第15天在OF和EPM中测试两组大鼠的探究行为,恐惧、焦虑反应;第16天在MWM中测量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评价应激模型的有效性。2.单次延长应激后早期给予不同剂量氟西汀干预对大鼠行为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单次延长应激组(SPS);氟西汀单纯给药组(F,不给予单次延长应激,仅给予氟西汀3mg/kg/d);氟西汀小剂量组(F1,给予单次延长应激和氟西汀3mg/kg/d);氟西汀大剂量组(F2,给予单次延长应激和氟西汀10mg/kg/d);每组各8只。实验方法同1。结果:1.大鼠经单次延长应激后对其行为能力及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单次延长应激后,在旷场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PS组大鼠5分钟内水平活动距离、中央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次延长应激后,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PS组大鼠的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延长应激后,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PS组大鼠的上台潜伏期明显延长;靶象限花费时间百分比和穿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次延长应激后早期给予不同剂量氟西汀干预对大鼠行为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旷场试验中:F组仅给予氟西汀未影响其在OF中的行为。与SPS组相比,F1、F2组大鼠水平活动路程及中央活动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1、F2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F组给予氟西汀未影响其在EPM中的行为。与SPS组相比,F1、F2组大鼠开臂进入次数的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组、F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MWM水迷宫实验中: F组给予氟西汀未影响其在MWM中的学习记忆能力。与SPS组相比在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中F1、F2组大鼠上台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PS组相比在水迷宫的空间探索实验中F1、F2组大鼠在靶象限花费时间百分比与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F1组、F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单次延长应激条件下,动物的空间认知能力下降,焦虑、恐惧情绪增加,探究行为抑制、呆滞。上述指标均表现出单次延长应激较好的诱发了动物多种PTSD样精神和行为异常表现,显示本模型可作为进一步研究PTSD发病机制及药理机制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2.给予两种不同剂量氟西汀干预均能够有效减轻PTSD动物模型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焦虑、恐惧情绪及探究行为的抑制、呆滞;提高动物在Morris水迷宫中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两种不同剂量氟西汀干预效果无显著差异性。不进行单次延长应激,单纯给予氟西汀动物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Morris水迷宫中的行为无异常。说明氟西汀对动物行为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