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引导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自身规模和竞争实力,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需要,财政部、中注协等有关部门于06年颁发了一系列引导事务所发展壮大的意见和指引,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掀起了第三次合并浪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被用来衡量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的指标主要包括:审计质量、审计收费、行业专长、客户结构、客户风险等。这些衡量经济后果的相关指标多单独被使用于一篇文章,少有文献同时使用几项指标综合反映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成效,因此本文从审计市场的供需双方的不同视角构建衡量经济后果的指标体系,能更加全面的考察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成果。从有关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来看,大多数文章采用了大样本来研究合并对审计质量以及审计收费的影响,反映的角度较为单一,由于大样本研究的宏观性,对合并行为产生的深层次问题缺乏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文将首先从供需两个角度构建衡量经济后果的指标体系,包括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集中度、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出具的频率、客户结构、审计收费五类指标;然后结合第三次合并浪潮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以及合并前后的有关数据和资料来解析五类指标的变动,全面考察合并事件对事务所产生的市场价值;最后从中瑞岳华合并案中挖掘有价值信息,为本土事务所的发展壮大进而强大起到一些借鉴作用。本文将以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总收入排名信息以及相关文字资料,辅之以推断统计、实证检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工具,从审计市场的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质量和审计市场的需求方——上市公司客户的市场认同度两个视角五类指标来考察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效果。审计市场由供给方与需求方组成,双方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关注角度也不同,这种差异性构成了本文研究经济后果的逻辑框架。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以及论文结构与贡献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角度对目前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经济后果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文献综述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审计效率以及客户公司股价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三章是案例背景,对本文研究的案例—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作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态势、合并前的中瑞华恒信与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地位与收入排名以及整个合并案的发展历程。第四章首先从审计市场的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质量的视角构建了衡量经济后果的三类指标并作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相关数据考量合并前后5年内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集中度、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出具的频率三类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中瑞华恒信与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效果提供经验证据。第五章首先从审计市场的需求方——上市公司客户的市场认同度的视角构建了衡量经济后果的两类指标并作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相关数据考量合并前后5年内客户结构与审计收费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中瑞华恒信与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效果提供经验证据。第六章则阐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以中瑞岳华为案例,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经济后果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供给方视角出发,通过对衡量事务所真实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合并后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是真实审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风险管理策略和内部质量控制政策的有力实施显著降低了签字CPA的审计风险,合并的成效在指标体系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合并的经济后果显著。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为衡量指标:(1)通过对合并前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差异性进行验证后发现,合并双方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差异较为明显;(2)中瑞岳华在合并前与合并当年上市公司客户群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在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合并促进了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真实审计质量的提高;(3)在合并后的三年里,操控性应计利润无显著差异,这就意味着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制定了的《审计专业标准》、《审计质量监管办法》不仅在合并当年发挥了很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在合并后得到了一贯执行;(4)同一客户群在合并前后两年内的可操控应计在0.1的水平下显著,因而也可以得出中瑞岳华在合并后对客户结构的调整及对业务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显著提高了合并后的真实审计质量。以签字CPA集中程度为衡量指标:合并前,中瑞华恒信与岳华事务所的签字集中度有一定的差异,且岳华的审计风险较为稳定,而中瑞华恒信的审计风险波动较大;而合并后三年,第一类指标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很容易理解,两家事务所合并为一家事务所后,客户数量的增长幅度低于签字CPA的增长幅度,再加上实行了新的内部质量控制政策,因此,合并后中瑞岳华的此类指标呈下降趋势,使得合并前的业务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分散,不仅受客观上人力资源充足的影响,也是合并后中瑞岳华主观努力的结果。以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为衡量指标:在剔除ST公司后,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群被出具非标意见频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结合客户结构分析可以知道,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对客户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客户的选择也更为谨慎,实行了更为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2.从需求方视角出发,通过对衡量事务所市场感知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审计市场中,上市公司客户对合并后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认同度增强,对中瑞岳华这一品牌的声誉需求不断提高,合并的经济后果逐渐显现。以客户结构为衡量指标:(1)按客户资产规模把上市公司分为五类,发现中瑞岳华合并后大客户数量增加,不仅体现了中瑞岳华随着实力的增强承接大型审计项目的能力增加,而且随着市场声誉的增加对优质客户资源的吸引力也增加。因此从对客户机构变化分析来看,中瑞岳华具有了更多争夺大客户资源的竞争力。(2)中瑞岳华在合并后新增客户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转投,这一发现更是证实了上市公司客户对中瑞岳华品牌认可度提升的猜测,客户感知能力大大增强。而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资源调整所带来的客户结构变动,也意味着中瑞岳华为合并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已反映在客户风险管理策略中。以审计收费为衡量指标:中瑞岳华经过合并后,由于规模、人才队伍、各种配套资源的增多,使其有能力承接大型审计项目,也使大客户感知到了中瑞岳华的竞争优势,提升了在审计市场中的品牌地位及市场认可度。随着国内本土所的不断做强做大,大型客户对四大的声誉需求也有所降低,而对本土大所的品牌质量的认同度逐渐加强,并愿意为其支付审计溢价。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经过合并,中瑞岳华无论是真实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视角还是市场认同度——上市公司的视角都取得了不错的合并绩效;(2)合并前中瑞华恒信和岳华作为审计市场中的两个独立经济体,在方方面面还存在着不少差异,但合并前的可行性分析及综合性评估以及合并后专门的协调性、监督性组织,尤其是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规章制度都促进了这次合并案的成功。中瑞岳华合并事件为何会带来如此显著的经济后果,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所能挖掘的信息还不十分充足和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集中度以及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出具的频率三类指标作为衡量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真实质量的标准,以客户结构与审计收费两类指标作为衡量需求方——上市公司客户市场认同度的标准,更加全面且成体系地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效果;通过分析第三次合并浪潮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各相关指标的变化,不仅能够更深入的解析合并行为对事务所风险控制措施与质量控制体系产生的深层次影响,而且对客户能否对事务所的服务水平产生认同感提供更有力的解释,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