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就业效应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环境监管力度逐渐加强,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研究对象,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就业效应。首先,阐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背景,利用生产局部均衡模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机制。其次,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就业现状,并对各省份碳排放与就业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利用合成控制法拟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碳减排路径,对比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差异。之后,基于省份层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并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预评估,以此检验其政策有效性。最后,基于政策有效的前提下,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事件分析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等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效应、异质性与动态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在全国水平上,尽管煤炭消费占比逐年降低,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逐年增加。中国七大碳市场特点鲜明,交易起点、覆盖的行业范围、成交情况等均有较大差别。在不同试点省市中,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省级层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提高了试点省市的就业人数,实现了绿色减排与充分就业的双赢。随着政策实施年限的增加,试点省市CO2排放量持续降低,就业人数在该政策实施一年后达到峰值。(3)在微观企业层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上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且年度效应逐年递增。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更加敏感;从企业环境治理强度看,环境治理力度越大的企业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作用越大。(4)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劳动力需求。目前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产量扩大效应高于要素替代效应,因此总就业效应为正。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节能减排和促进就业上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规制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从微观角度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得到更为直观准确的就业效应。(2)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看作准自然实验,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微观就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就业效应研究领域的空缺。根据研究结果,要想促进节能减排再跨台阶,扩大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明确推进市场化环境规制改革的方向,优化环境政策选择,提高规制强度,避免出现环境规制“软化”现象。同时,大力倡导企业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最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和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优化就业结构。
其他文献
  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4-01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
激光焊接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着激光器本身的发展,即功率由小到大、光束质量及稳定性的提高,以及各种新型激光器的出现,激光焊接技术已在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应用于工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重视如何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现象,真正让学
日本的焊接技术动态概述 在日本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装置技术的进步和焊接技术自动化的提高是(焊接领域的)最主要的特点。因此适于自动焊接的半自动焊焊丝在焊接材料整体中
本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造的世纪、竞争更加残酷的世纪。初中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关键。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很关键时期.因此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