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物种之一。该物种在全国广泛养殖,2017年全国总产量达道75万吨。肝胰腺是河蟹脂类储存和代谢的主要场所,通常含有30-80%的脂肪含量,是研究甲壳动物脂质代谢的良好模型。近年来水产动物的脂质代谢机制是一项研究热点,河蟹在脂质代谢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关于河蟹脂肪酸β-氧化和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脂肪酸β-氧化关键基因方面,本研究验证了河蟹的三个CPT亚型的ORF,分析了它们的分子特征和组织表达模式,并探究了植物油替代饲料中的鱼油对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中CPT-mRNA表达的影响。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方面,验证了河蟹SOAT1的ORF,然后分析了该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组织分布,接着研究了不同卵巢发育时期主要组织SOAT1表达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酵母转化方法探究SOAT1的功能。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绒螯蟹CPT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家族由CPT1和CPT2组成,它们转运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以进行β氧化。本研究中,从中华绒螯蟹中获得了CPT三个亚型(CPT 1α、CPT 1β和CPT 2)的完整编码序列(CDS),序列分析显示,它们分别编码915、775和683个氨基酸。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这三个亚型组织分布广泛,其中,无论雌雄,CPT 1α和CPT 2均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CPT 1β在雄蟹的鳃、心脏、脑神经和肌肉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雌蟹的肌肉、肝胰腺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通过配制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水平的实验饲料对河蟹进行投喂(分别为0,25,50,75和100%),来研究饲料中鱼油替代对性腺发育后期河蟹肝胰腺中三个CPT亚型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蟹中,CPT 1α和CPT 2在饲料2#和5#组的表达水平较高;雌蟹中,三个CPT亚型均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PT在不同亚型以及性别中的表达均不同,表明这三个CPT亚型在肝胰腺的脂肪酸β氧化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2.中华绒螯蟹SOAT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酰基辅酶A:固醇酰基转移酶(SOATs)包括SOAT1和SOAT2两类酶,催化酯化内质网上的胆固醇和长链脂肪酰基辅酶A生成胆固醇酯。本文基于中华绒螯蟹基因组数据克隆了SOAT1的CDS。结果表明,SOAT1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1242个核苷酸,编码41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8.5kDa,1个信号肽,预测蛋白有9个跨膜域。此外,它编码的氨基酸与大型蚤(Daphnia magna)SOAT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51%。荧光定量的结果显示,SOAT1在河蟹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卵巢。随着卵巢的发育,肝胰腺中SOAT1的表达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卵巢的SOAT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3.不同卵巢发育时期胆固醇的含量变化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期间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变化,以及与SOAT1表达的关系,我们采集了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卵巢、肝胰腺和血淋巴样品,测定了它们的游离胆固醇(FC)和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表明,随着中华绒螯蟹卵巢的发育,卵巢的TC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Ⅲ-Ⅴ期的CE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肝胰腺TC和CE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肝胰腺的趋势相似,血淋巴的TC和CE含量也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4.中华绒螯蟹SOAT1的功能鉴定为了进一步鉴定中华绒螯蟹SOAT1的基因功能,我们在通过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基因功能鉴定。SOAT1基因转入前后酵母质粒的PCR和反转录后QPCR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SOAT1能在酵母系统中转录。TLC结果发现少量甘油三酯的积累,说明中华绒螯蟹SOAT1编码蛋白具有恢复缺陷型酵母H1246合成甘油三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