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EF1A1表达和相关实验室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辨证分型的发展进行总结,以及分析概括了不同证型与各种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同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EF1A1表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非卒中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真核转录翻译因子 1A1(Homo sapiens eukaryotic 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 1,EEF1A1)的表达情况。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辨证,分析不同证型患者EEF1A1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1、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正常组外周血EEF1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四个证型中痰热腑实型下降较其他证型有显著差异(p<0.01)。2、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痰热腑实型NIHSS评分较其他证型升高(p<0.05),表明痰热腑实型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重于其他分型患者。3、血脂、血糖、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型(中经络)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正常组外周血EEF1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四个证型中痰热腑实型表达量最低2、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痰热腑实型NIHSS评分较其他证型显著升高,表明痰热腑实型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重于其他分型患者3、痰热腑实型NIHSS评分与EEF1A1表达含量呈负相关,说明EEF1A1联合NIHSS评分可以作为痰热腑实证的参考指标。4、血脂、血糖、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型(中经络)没有显著相关性。第二部分RGD1566344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RGD1566344激活pi3k/akt/mtor通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与机制研究方法:制作雄性ICR小鼠大脑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神经元损伤程度,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构建PC12细胞OGD/R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法检测RGD1566344在体内外模型中的表达,通过siRNA低表达质粒构建体外RGD1566344的干扰与低表达模型,进行其功能研究。机制上,通过发现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索凋亡以及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的调节机制。结果:1、在大脑皮质区域、梗死周边以及外周血里,RGD1566344的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12小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2、在梗死区域,RGD1566344的表达水平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到12小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3、在PC12细胞(OGD/R)模型中,RGD1566344的表达水平在复氧复糖12小时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4、RGD1566344低表达可显著保护OGD/R诱导的PC12损伤,提高细胞的活性5、沉默RGD1566344 可减少 OGD/R 诱导的 PC12 细胞 caspase3、bax 蛋白水平,增加 bcl-2、bcl-xl蛋白水平。6、沉默RGD1566344可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OGD/R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结论:1、RGD1566344在皮质、血液以及缺血半影区表达水平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显著上调,在皮质、外周血以及梗死周边缺血12h表达水平上调最高,而在梗死区12h时下调最低。2、RGD1566344低表达可显著保护OGD/R诱导的PC12损伤,提高细胞的活性3、RGD1566344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OGD/R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对其产生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