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互联网技术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状态,更多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芯片不断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智能穿戴设备产业的商业化脚步不断加快,“硬件+软件+数据服务”成为智能穿戴时代的主流商业模式和时尚的宠儿,备受IT白领人群的喜爱。然而,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研究中更多涉及工程技术层面,对用户、设备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行为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将设计对象、应用情境、用户体验等诸多因素纳入到智能穿戴设备的设计中,有助于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由技术驱动型向用户体验驱动型转变。因此,在智能穿戴设备的设计中引入情境感知概念和交互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情境感知相关的研究成果,明晰计算机情境感知系统的实现原理及方法,并借助情境认知理论来研究用户的情境认知特征,对智能穿戴设备的交互和体验进行解构与分析,发掘影响用户体验的相关因素。随后将理论研究结果与交互设计系统进行融合,串联起用户、行为、场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UCD的智能穿戴设备情境感知系统,为后续研究的奠定了基础。在调研阶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调研方法,挖掘出IT白领的运动健身中的各类情境需求,经过需求权重的分析,归纳出目标用户的情境认知特性以及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健身需求。结合理论分析和调研结果,笔者提出了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原则,包括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与决策权平衡、密切的任务相关性、多通道交互反馈和知化的算法五项原则;笔者在用户情境、任务情境和环境情境因素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用以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在设计阶段,笔者设计了针对IT白领人群的运动类智能穿戴设备——Ifit智能手环以及移动端应用,将设计原则与策略付诸具体实践,为交互设计思维和方法在智能穿戴设备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设计,从人-机-环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UCD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情境感知系统,以IT白领人群为目标用户,研究其情境认知特征与交互行为偏好,基于用户情境、任务情境和环境情境因素提出了智能穿戴设备的交互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以期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达到更加自然的用户体验效果。
其他文献
图解《关于实施“一带三创五化”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方法:$$图解《关于实施“一带三创五化”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途经:$$“一带”,即把以上
报纸
"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农村治安风险也在逐渐出现。在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农村社会是重要一环。建设一支符合"新常态"背
<正>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从1920年12月开始,对其长子陈一鸣进行了为期808天的跟踪观察实验,对儿童的感觉(视觉、
历史课程,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有趣,能够增长学生见识,而且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们懂得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但是就目前的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分数计入中考成绩,历史成绩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升入一所理想的高中。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
聚苯并噁嗪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其重复单元是含氮、氧杂环结构的化合物,高温下可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开环反应形成聚合物.聚苯并噁嗪具备熔体黏度
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新形势下,国企的技术创新议题日益成为政府、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评估发现,我国国企创新发展中还存在创新环境不优、机制不畅、动力不
<正>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最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
芍药甘草汤属于经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白芍药、炙甘草两药组成,用于有阴虚致筋脉挛急之证,体现了复阴缓急止痛的治法。筋脉挛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体表现有腓肠肌痉
中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并及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是中职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