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社会文化适应性的产物,理解文化、发掘课程需深入文化情境中洞悉,课程的价值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白马人是一个迷,无论是族源探寻、文化观念,还是生命感悟等都有其独到之处。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白马文化与各族文化交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立足于祖国西部。白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崇尚自然的独特生态文化观。长期累积而成的生活样态与儿童成长相伴,池哥昼仪式作为典型的白马文化符号,赋予儿童模仿学习的“范本”,为儿童的好奇心注入了探索与模仿的空间。然白马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符号的衍生与白马儿童成长需要存在联系。但因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文化主体断裂视域下的民族文化符号获取方式何以保证?白马文化符号何以实现代际传递?民族地区园本课程文化与民族育人文化如何达到共生?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仪式不仅是一种人类活动,更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种文化符号。仪式(池哥昼)能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借助一系列象征符号创设情境,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哥昼仪式不仅带给白马儿童情感认同,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潜在资源,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仪式具有文化传承、情感升华、行为规范、交流沟通、情感聚合、符号认同的功能。池哥昼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提升儿童在仪式活动的教育意蕴,还能彰显白马儿童在仪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本研究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文本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教育民族志等方法,考察白马儿童的仿说、仿做、仿演活动,发现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在特殊情境中的模仿学习是自我融入社会规范的过程。增强人际互动,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过程。模仿作为儿童的一种基础学习方式,在仿说环节中,从语言的发展帮助儿童逐步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模仿的关系,语言通过模仿与世界建立了精神上的联系,使儿童社会性发展得以正常进行。笔者选取比较有特色的故事《沙嘎帽上的羽毛》为范本,经老师的讲述、解说后,要求儿童对故事内容复述,在复述中对比与范本的匹配度,同时兼顾访谈,挖掘儿童对内隐文化符号讯息的习得。在仿做活动中,考虑到白马人服饰的特色,历史演变、独特的生活习俗,选取了具有白马文化符号象征的沙嘎帽做范本,让儿童“以葫芦画瓢”,选择《民族娃娃》作为背景素材,深描儿童的模仿学习场景。在仿演活动中,发现池哥昼仪式表演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扮演角色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仪式结构中的重塑与展演,还是表演者与在场所有人的互动与交流。池哥昼不只是指表演者与观众直接的一场表演活动,更是表演者以及社群与周围世界时空关系的文化象征。对白马儿童的仿说、仿做、仿演活动的观察与访谈分析,模仿过程受到儿童自我、文化环境、教育者、模仿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在面对儿童模仿时,不得不关注更多的复杂性。模仿学习是儿童的本能,儿童模仿学习活动多发生在肢体动作展演、感官体验、图像识别、姿势仿效、榜样学习等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白马儿童的模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需以了解白马文化为前提。儿童在自然情境中模仿,了解文化符号中生发兴趣,从中习得白马文化符号。模仿是借助传播、再现、表演、联结和习得等方式来洞察他者的目标和意图,儿童从中施展自己的主体性,做出对模仿对象的部分或整体的选择,甚至无意中优先选择模仿的对象或部分。将模仿对象展现在儿童个体的面前,儿童个体也融合在模仿对象之中,儿童自我的心智与模仿对象的同化作用便构成了儿童个体的教育过程。池哥昼活动与儿童模仿学习关联性,促进儿童从身体、心灵以及环境相统一的认知与体验。探究仪式中儿童的模仿学习,是为了儿童不仅在制度化的场域得到发展,同时在非制度化的场域也能得到关照。教育场境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单一的、有限的域,而是无限的空间跟时间的集合。儿童的学习也不只是在幼儿园发生,为了儿童融入更广阔的情境中体验,获得跟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不断适应,不断调整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池哥昼”为模仿载体,提升儿童文化符号学习能力的根基,以“池哥昼”为模仿内容,提高儿童对文化符号模仿障碍的克服,不断在仪式中对白马文化符号感知、仪式情境中体验、人物互动中理解。使得儿童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达到的“守恒”,实现儿童的发展。仪式(池哥昼)文化符号的学习过程应是儿童生命投入的过程,是意义追寻与趋近创新的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文化符号意义建构的共生过程。池哥昼仪式活动将家长、教育者、儿童安排在同一时空,实现园内外文化达到彼此相容,儿童的模仿学习在多元教育主体中共生,为制度化教育提供必要的养分。在仪式(池哥昼)中儿童对时间空间和时空关系的体验具有指向性和象征性,有利于儿童稳定自我的坐标的建立,模仿活动将变得更加自主和自觉。儿童在仪式教育中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符号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