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定和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一直是现代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从现代货币经济学的研究模式来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终极目标为稳定产出和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确定最优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求确定二者之间的权重。而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赋予二者的比重大小,也就是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程度将影响到如何来制定最优化的货币政策。由此原因,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研究人员和政策决定者的关注。从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7年主要以信贷规模为中介目标,中央银行政策调控以直接调控手段为主;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逐渐确立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进行宏观调控。然而,新世纪之后,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策略已经备受国内学界的质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都开始寻求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这种背景下,“通货膨胀目标制”也被逐渐被学界广泛讨论,通货膨胀率这一变量也随之越来越被政策决定者注意。在这种背景下就迫切需要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性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探讨这种货币政策制度在我国的实用性。鉴于上述目的,本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特征进行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首先我们运用外生性结构突变点检验法检验了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值发生突变的显著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体和分段样本区间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实证分析。估计的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均值在1994年末左右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在高通胀时期较高,而在随后的低通胀时期明显减弱。就此结论,我们比较了我国和欧元区两个大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的相似点和差异,并揭示了其原因。文章的最后,在简要回顾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之后,我们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这种国际上盛行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了阐述,结合这种货币制度与本文的实证结果,我们对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