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尼古丁依赖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戒烟率、巩固戒断状态、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改善戒断症状及预防复吸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陕西省中医医院戒烟门诊及针灸科住院部,共纳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尼古丁依赖患者。采用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认知行为疗法组)25人,试验组(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组)25人。对照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每周2次。试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籽贴于神门穴区、心区、肺区、口区,每周2次,自行按压对耳部穴位施以刺激;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基线期为第0周,治疗期为第1-8周,随访期为第12周、第24周。以第4、8周7天点戒断率;1月、3月持续戒断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尼古丁依赖程度评分、明尼苏达烟草戒断症状自评评分、呼出气体CO检测值为次要评价指标。通过上述指标对比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尼古丁依赖的疗效。  结果:  (1)两组在第4周时7天点戒断率出现差异,在第8周时7天点戒断率出现显著差异,说明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2)两组在第12周时1月持续戒断率有明显差异;在第24周时3月持续戒断率出现显著差异,说明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两组尼古丁依赖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在第12、24周随访时继续降低;在8周、12周、24周各评价时点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4)两组尼古丁依赖戒断症状均有改善,且在第12、24周随访时这种改善作用仍在持续;两种治疗方案在8周、12周、24周各评价时点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5)两组呼出气体CO检测值均有减低,在4周、8周各评价时点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戒除尼古丁依赖都有效。通过在7天点戒断率、1月、3月持续戒断率的比较,在点戒断率、持续戒断率上前者优于后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都有效,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对缓解烟草戒断症状都有效,其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对降低呼出气体CO检测值都有效,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尼古丁依赖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且有效,是治疗尼古丁依赖的不错选择,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优化科学课堂提问的一些设计技巧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关键词]课堂提问优化技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迅速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注意,启发学生思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