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断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对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的全方位渗透,无疑创造了一个全然崭新的人类生活空间,不仅对现有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现代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工具,互联网以其匿名性、即时开放、跨时空互动等结构特征在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国际竞争中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又因其这些特质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网络失范行为的大行其道给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这一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政府在互联网管理中引入了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作为我国政府管理互联网的一项探索,几年来一直被热议,至今各方却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网络实名制的执行涉及到政府、业界、网民等各方的利益,其实施过程任重道远。当前关于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利弊争议,其焦点无疑是对政治参与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应以政治参与为视角切入点,对网络实名制的双重效应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网络实名制的负面效应提供合理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网络实名制走出执行困境,以实现网络实名制的价值诉求。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以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为脉络,对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发展作一概括分析,以此综观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实施现状;综合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在政治参与的视阈下,详细阐述网络实名制的双重效应,并深入剖析产生双重效应的原因;在分析网络实名制负面效应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消除网络实名制负面效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为探寻推进网络实名制的有效路径提供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