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达11390 万人,<1>比上年的11000万人增加了390万人,增长4.1%: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8.9%,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7.1%。<2>农民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双向流迁状态,以及对流入地城镇和流出地乡村的双重归属,使其在人口分类中既有别于其迁出地的乡村人口,也难以归入其迁入地的城镇人口,而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一个跨越城乡界限、与城乡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口类型。<3>近年来,这一群体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已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权益的保护力度。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颁发了一系列的行政规章和政令,加大了检查力度。各地方也对前述政策和行政规章政令作了不同程度的贯彻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打破原有制度的藩篱,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些新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确立和采取了一些新的医疗保障措施。另外,政府部门参与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劳动保障部门扩展至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建筑部门、财政部门等。全社会保护农民工医疗保障权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农民工医疗保障意识也越来越强。可以说,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然而,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仍令人担忧。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下,不对相关的医疗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企图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来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是难以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因此,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生存和权益极度需要关注的农民工们,试图站在探索者的肩上,探讨一些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思路,力求破解农民工问题提供一些可能性。本文结构共分为五章: 首先是文章的导论部分。笔者在分析农民工数量和增长趋势以及农民工对医疗保障问题所提出的挑战的基础上,阐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接着,笔者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的目和写作意义。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特征、问题及成因,探讨建立新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及具体措施方案等。意义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和创新解决农民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在该部分笔者还叙述了整个文章的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对文献资料的占有情况、数据资料的占有与使用情况等等都作了说明。同时,笔者对本文的框架结构作了简单的梳理,简述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最后,笔者叙述了通过建立新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及具体措施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在观点、方法、角度、深度等方面所期望的创新。 第二章分析了农民工及其医疗保障的相关理论。本章中,笔者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民工的界定作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农民工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民工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必然结果;二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三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然后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从业状况以及特点一一作了介绍,为后面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进行了铺垫。在本章笔者还对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并介绍和评价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缺陷,进而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心及主题。 第三章,这是本文论证重点和核心所在。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障,不能脱离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实背景,因此笔者首先对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现状、特点分析出了我国现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文章指出,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问题主要有参保意识不强、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狭窄等。其原因在于观念上、经济上、制度上、管理上等多个方面。 第四章,为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需要,笔者对我国现有的一些城市的医疗保障模式,即上海模式、苏州模式、成都模式、深圳模式,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各个模式的特点,如上海、成都实行的综合保险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而苏州则与农村结合,建立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深圳的特点是广覆盖模式,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农民工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障带来的实惠。对各模式进行详细梳理介绍后,再对各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出了各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新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进行了铺垫。 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制度设计。笔者认为,要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第一要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要强化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政府责任,要加强政府职能,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第二需要优化制度设计,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第三要改革医疗基金征收机制,做好分层医疗保障的资金基础;第四要将合作医疗纳入全民医疗保障的体系中;第五要加强特殊医疗保障项目建设。第六要加快农民工医疗保障立法,为医疗保障提供法制化管理的保证,改革医疗保障征收机制,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加强监管,加大医疗保障监督管理力度,为弱势群体负起相应的政府责任。第七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力度,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各方而素质,进行健康宣教以提高农民工的卫生保健意识,做好农村务工人员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让他们理解社会保障的政策和规定,提高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保意识。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第一: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多是从某一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比如说只是研究农民工医疗存在的问题,只是分析农民工医疗有哪些影响因素等等,而且在研究的角度上也多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的。而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考虑研究此问题的还比较缺乏。本文着重从人口学角度,选取农民工医疗保障作为研究出发点,并主要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从选题角度、分析方法以及论证结果都较有新意。 第二:在对农民工医疗保障进行战略思考的同时,笔者对建立新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及具体措施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有新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
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在"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圈层分析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口密度和老龄化率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化处理,从城区、街道两个尺度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