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了两个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品种:巴西10号(BX10)和巴西11号(BX11),两个磷低效基因型普通品种:本地2号(BD2)和广东3号(GD3),在两个不同磷肥水平(分为不施磷肥和施用磷肥160kg/hm<2>)下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之间株高、根系形态、生物量、产量、土壤中速效磷、土壤全磷、土壤无机磷各形态、水土流失和渗漏水中的总磷、根区土壤酸性磷酸酶、根区土壤FDA酶和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以及磷肥的增施效果.施用磷肥能有效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导致株高增加.四个品种中两个低效基因型品种的株高比两个高效基因型品种的要高.四个品种的产量大小顺序是巴西11号>广东3号>巴西10号>本地2号.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总体积和根平均直径等根系形态方面,4个品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的根形态排序依次为巴西10号>广东3号>巴西11号>本地2号.从土壤磷素含量变化来看,低磷处理,种植低效基因型大豆苗期的下层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比种植高效基因型大豆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要高,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总磷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土壤中O-P和Fe-P含量较高,Ca-P含量最低.各磷形态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高磷处理的Al-P和Ca-P在四种磷形态中所占比例比低磷处理所占百分率要高,O-P含量是降低的.运用ECO微平板法分析了不同大豆品种在高低磷处理下,根区土壤微生物利用不同单一碳底物的能力差异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大豆土壤微生物对31种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S"型曲线增长趋势,而且低磷处理下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依次为巴西10号>本地2号>广东3号>巴西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