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20种植物的相应器官或部位的28种乙醇或丙酮提取物对3种蔬菜害虫及8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植物提取物间及Lc对Bt、阿维菌素的联合毒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28个乙醇提取物中,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拒食作用大于90%的有10个,有较明显抑制生长发育作用的为2个(>80%),对初孵幼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有扁蓄和苍耳,其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对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über)拒食作用大于90%的有1个(直立刀豆),有较明显抑制生长发育作用的为2个(>80%),对初孵幼虫具有较强触杀作用的有南蛇藤(茎)和癫茄(茎);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er)拒食作用大于90%的有2个,有明显抑制生长发育作用的为川楝(92.14%),对初孵幼虫的触杀效果均不理想。 以同一植物提取物对8种病菌的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苦参、苍耳、博落回(叶)、喜树和藜芦对一种或多种试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大于70%),其中以苦参最为明显。 植物提取物间复配(v/v)试验表明:对于甜菜夜蛾,有5个组合具有拒食相加作用,9个组合对1龄幼虫表现为触杀增效作用,其中以马钱子+烟草(2:1)的共毒指数最大(1401.50),绝大部分组合对1龄幼虫表现为毒杀拮抗作用;对于小菜蛾,凡含有直立刀豆提取物的组合均表现出很强的拒食作用,川楝+直立刀豆对小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作用,川楝+烟草以及含有直立刀豆的组合对小菜蛾初孵幼虫均表现出极好的毒杀作用;对于棉铃虫,大部分组合表现出拒食拮抗作用,博落回(叶)+癫茄(茎)(1:1)对1龄幼虫的触杀增效作用最为突出,其共毒指数达700.28,除了博落回+癫茄以外,其他组合对1龄幼虫几乎无毒杀作用,且绝大部分表现出拮抗作用。 参照Rosenthal法从直立刀豆种子中提取Lc,提取率为2.4%,用纸色谱法对Lc进行分析,测得的R_f值与标样(L—刀豆氨酸)的相同,这证明了Lc中含有L—刀豆氨酸。增效作用试验表明,Lc对Bt及阿维菌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加、增效作用,其中Bt+Lc(1:5)和阿维菌素+Lc(1:5)的共毒系数(CTC)最大,分别为166.47和191.33。阿维菌素+Lc(1:5)的盆栽试验证实了Lc对阿维菌素确实具有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