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等。临床上由于双相障碍表现复杂、程度轻重不等,且病程循环和临床上更多表现为抑郁发作等,使其识别和确诊困难,误诊率高达70%左右。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双相障碍最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特别是当患者在发病初期仅以抑郁发作就诊时,或者在抑郁发作时表现为阈下轻躁狂症状时也容易被误诊。目前基于生物化学、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未发现较特征的客观标记物,临床上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的诊断均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可靠程度依赖于患者的具体表现和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为了便于筛查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心境障碍量表(MDQ)和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先后被编制出来。研究目的1、采用临床量表进行评估,探讨MDQ和HCL-32在单相和双相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2、比较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和心理病理学特征,探索单相和双相抑郁患者的特征性症状,为临床上区别单相和双相抑郁提供临床和心理病理学依据,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3、探讨MDQ和HCL-32评估单相和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时的混合特征对区别单相和双相抑郁的作用。研究方法1、在门诊和住院病房收集样本,经M.I.N.I.临床访谈,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单相抑郁障碍(262例)和双相抑郁障碍(204例)诊断标准的患者。2、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来评估;患者白天嗜睡情况和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病人健康问卷(PHQ-15)来评估;患者既往的躁狂或轻躁狂症状采用心境障碍量表(MDQ)和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筛查;患者近期抑郁发作时的混合特征采用MDQ和HCL-32的症状条目和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来评估。3、根据中文版MDQ和中文版HCL-32评估结果,分析其内部一致信度、阳性回答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 曲线)进行分析。4、对比较单相、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及心理病理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MDQ:1)双相抑郁组、双相Ⅰ型抑郁组和双相Ⅱ型抑郁组MDQ得分均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P<0.01);2)因子分析显示,MDQ不能形成较突出的特征因子;3)MDQ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75;4)双相抑郁组MDQ阳性回答率为20.0%~79.0%;5)经ROC曲线法,MDQ区分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敏感度0.78,特异度0.89)、双相Ⅰ型抑郁(敏感度0.81,特异度0.89)和双相Ⅱ型抑郁(敏感度0.74,特异性0.89)的最佳划界分均为6分。2、HCL-32:1)双相抑郁组、双相Ⅰ型抑郁组和双相Ⅱ型抑郁组HCL-32得分均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P<0.01);2)HCL-32因子分析显示,取2个因子较佳(特征根值分别为2.74、1.59,累计贡献率为33.27%),即“活跃/心境高涨”和“易激惹”;3)HCL-3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78;4)双相抑郁组HCL-32阳性回答率为11.8%(喝酒多)~82.4%(点子多、更高涨);5)经ROC曲线法分析,HCL-32区分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敏感度0.87,特异度0.82)、双相Ⅰ型抑郁(敏感度0.89,特异度0.82)和双相Ⅱ型抑郁(敏感度0.84,特异性0.82)的最佳划界分均为14分。3、临床和心理病理学特征:1)相比于单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更早,阳性家族史和自杀风险更高,迟缓及工作和兴趣下降更明显,呼吸和胃肠道系统的焦虑症状更常见,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比于双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患者女性占比更高,早醒、心血管系统的焦虑症状及白天嗜睡显著增加(P<0.05)。3)单相、双相抑郁患者功能性躯体不适普遍很常见;就疼痛症状而言,双相抑郁患者比单相抑郁患者更常见(P<0.05),主要表现在胃痛、胸痛及肢体或关节疼痛方面。4、MDQ和HCL-32的应用:1)MDQ和HCL-32均能有效的识别患者既往的躁狂和轻躁狂症状。2)以MDQ条目评估患者抑郁发作期的混合特征,单相抑郁组得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抑郁组(P<0.05)。3)以HCL-32评估抑郁发作期的混合特征,单相抑郁组得分显著低于双相Ⅰ型抑郁组和双相Ⅱ型抑郁组(P均<0.05),两量表双相Ⅰ型抑郁组和双相Ⅱ型抑郁组间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结论1、MDQ和HCL-32分别以6分和14分为分界值有助于筛查双相抑郁患者;当使用HCL-32区分单相抑郁与双相Ⅱ型抑郁时建议以13分为分界值,以提高其敏感度;MDQ和HCL-32的效度、信度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在临床中用于筛查躁狂或轻躁狂症状,辅助诊断评估。2、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存在不同的临床和心理病理学特征,如单相抑郁障碍女性占比更高,心血管系统的焦虑症状、早醒和白天嗜睡等更常见;而双相抑郁障碍发病年龄更早,阳性家族史和自杀风险更高,迟缓以及工作和兴趣下降更明显,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焦虑症状更常见,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躯体疼痛症状更明显(如胃痛、胸痛及肢体或关节疼痛等)。3、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时的混合特征较单相抑郁患者更明显,MDQ和HCL-32均有助于双相Ⅰ型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的鉴别,同时HCL-32同样还有助于双相Ⅱ型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的鉴别,其得分越高提示为双相障碍的可能性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