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的剧场性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作为直面观众的艺术,它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所有的交流活动都在现场进行,其剧场性的优势是其它艺术无可比拟的。《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作为挖掘城市内涵、关怀人文精神的戏剧作品,从剧场性的角度出发,以“情境”为手段,打造“体验式”观剧。在《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中,剧场空间区别于过去已有的传统戏剧类型,为该系列的每一部剧都各自打造了一个专属剧场,并充分利用剧场内外的全部空间,以情境设计还原戏剧事件发生的真实环境,观众在其中游走,流动式观剧取代了传统固定的观剧模式。通过剧场空间的重构,《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演出过程中,营造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真实性,洋溢着浓郁的剧场性特征。  立足于剧场性的角度,以《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为具体案例,本文从剧场空间结构、剧场氛围营造、审美体验、剧场性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总结和建议,分析该系列如何通过剧场结构和情境构建营造剧场性,并作用于观众审美心理。随着大众对文化、艺术、娱乐等诸多需求的多样化,分析《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的剧场性效应,有助于我们思考戏剧艺术在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进行戏剧交流活动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共分为四个主要章节,分别从概述、剧场建筑对剧场性的营造、观众审美心理、剧场性的生态环境等四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章是对《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和剧场性概念的梳理,回顾了该系列情境体验剧所具有的环境戏剧和浸没式戏剧的特征,以及对剧场性理论的解释,为分析《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和剧场性做铺垫。  第二章着重阐释了剧场对剧场性形成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对其展开论述。通过对剧场的空间结构、剧场功能以及后戏剧剧场时期复合化空间的应用,用以营造剧场性效应。其中,汉斯·蒂斯·雷曼以剧场为参考对象划分戏剧时期的方法,是本章的重要参考理论,笔者认为,《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正是后戏剧剧场时期的戏剧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分析。从剧场性的角度分析了《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中,剧场性对情境真实和情感真实的营造,以及流动式观剧、地方传统风俗对观众“体验”心理的触动。在剧场性和剧场对情境的结构下,观众获得了参与演出的认同感,由此从体验戏剧中体验了别样的人生,是一种全新的戏剧体验。  第四章分析了《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的剧场性生态环境。该系列的成功源于剧场空间对剧场性的营造,以及在戏剧艺术时代背景下有关该系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最后对全文的分析论述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认为《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的剧场性模式,或许可以作为戏剧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戏剧艺术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又见》系列情境体验剧的剧场性效应,从剧场的空间结构、功能对剧场性的营造,以及剧场性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影响的方面,挖掘戏剧艺术剧场性特质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力量寻找戏剧于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向。
其他文献
期刊
青,原意指靛青,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表示为深蓝色。代表中国人宇宙观,“阴阳五行说”中,青色是一种吉祥灵瑞之色。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独特迷人的魅力被誉为
时尚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时尚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缩影,以及对人们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的生动表达。伴随着西方中世纪宫廷社会的出现,时尚最早以等级区分和显
本文以生命的视角去建构中学教师的职业信念体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