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的翻译理论以原文和原作者为中心,强调译文在语言层面与原文对等的同时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意图。译者在翻译研究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被重视,被认为依附于原作者而存在。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理论以原文和原作者为中心,强调译文在语言层面与原文对等的同时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意图。译者在翻译研究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被重视,被认为依附于原作者而存在。西方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后,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而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被谈及,随即成为翻译界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许钧、袁莉、谢天振、查明建等。他们各自持有观点,从不同方面论证了翻译的创作性叛逆和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结合哲学范畴对主体性的定义以及许钧先生在其所著《翻译论》中所提到的,译者主体性主要可体现在译者对文本的三个处理阶段,作为读者的阅读阶段、理解阶段以及最后的表达阶段。本文结合译者主体性体现的三大阶段对米兰·昆德拉所著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两版译文比较,应用对比分析法为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韩少功先生从英文翻译版最先把小说引进中国,因其属于二次翻译译本,结合米兰昆德拉意愿,20年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再次出版了法语译者许钧从法文版译来的作品。同时期在台湾,尉迟秀也翻译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法文版。两版翻译原译本相同,但由于大陆及台湾国语存在一定差别,翻译出的译本也有着一定的相异性。对两译本的分析无疑可以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同一作品上的不同体现。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理论阐述译者主体性,介绍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并分析其在文学翻译上如何体现其三阶段特点;第二章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两版中文译本进行总体比较,分析主体性在同一文化、不同背景下的存在;第三章则将理论与语料结合,微观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层面中的体现、文化语境中的体现以及时代语境中的体现,这三个分析层面结合了第一章译者主体性三阶段的特点,从宏观逐步归结到微观。力求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说明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以及说明不同程度的译者主体性体现会对翻译造成不同的影响。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重要的遥感手段。自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合成孔径雷达成功运行,合成孔径雷达的系统设计、参数指标和处理算法都持续的得到
倾听,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是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情感的彼此接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课堂的“倾听”状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倾听缺位的课堂、虚假倾听的课
文章对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三点教学建议: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更好理解概率与统计;整体把握概率统计,把看似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结构;加强应
【正】《论语》记载了孔子对他的儿子鲤谈《诗》的两段话.《季氏》:孔子问鲤“学《诗》乎?”鲤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也.”《阳货》:孔子问鲤:“女为《周南
纳米加工技术的进步是纳米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功能纳米材料,如等离子激元材料、有机-无机半导体、二维的石墨烯和硫化钼等,在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和生物
氢具有最简单的电子结构,理论工作预测在足够高的压力下固态氢可以转变为金属相,金属氢可能有着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超导转变温度,因而金属氢的研究倍受瞩目。大量的实验证明了
ZnO因为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大约60meV),使其在紫外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方面具有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p型ZnO的不稳定性,导致ZnO的同质结很难得到。虽然有相关研
阿秒脉冲的出现和相关实验技术的进步使操纵和追踪原子、分子和纳米结构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过程成为了可能,也标志着阿秒物理学的诞生。当前阿秒科学的核心问题是脉宽更短,强
在电力电子变换系统中,通常采用中间母线变换器来实现电气隔离和电压匹配。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实现功率器件的软开关,变换效率高。为此,本文选用LLC谐振变换器作为中间母线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研究其存在寄生电容时的工作情况及其优化设计。针对输入电压较高的场合,本文采用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以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易于选择合适开关管。本文分析了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基波近似法推导了其电压增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