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其对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也不断增加。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又掀起一轮新高潮。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正面和负面效应都不容忽视。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影响和作用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比较、历史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等。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业开放的理论是多种多样的,发达国家如此,新兴市场国家的理论更为复杂。对于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后,短期内正面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则难以确定。2、典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经验表明,在吸引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中外资银行的平衡发展。引进外资最重要的是带来技能、流程、公司治理架构的改革和提升。3、历史上,外资银行进入是导致山西票号衰亡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实践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改革有很大的正面效应,尤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能提升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银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在此对上海银行引入外资这一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4、外资银行进入后,会带来种种挑战,包括中资商业银行改革中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问题、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的直接竞争、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重点分析了中资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模式和对策,也提出了中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其他必要措施和外资银行监管的对策。本文所做研究有着较为明显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中引入外资的实践能做出指导,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