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友棣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一生在多所音乐类高等院校任教,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也得到普遍的认可。这位多才音乐家的创作作品涵盖了声乐、合唱、歌剧等类型,从80年代开始,他与作曲家林声翕、韦瀚章在港台音乐界就有“岁寒三友”之称,其很多声乐作品长期以来在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也是声乐演唱者必备的曲目。但是由于黄友棣在两岸三地的特殊身份,资料来源和跨地区交流条件所限,使得众多音乐学者对他的作品及生平都不甚了解。为了能较全面的认识黄友棣先生,本文以时间为节点,从先生各个时期声乐作品的作曲技法特征以及演绎风格入手,并针对不同时期代表作,对其作品的演唱技巧及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其不同时期声乐作品的演唱分别从情感处理、演唱技巧及旋律特征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作以论述,并且将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以整理分析。第二部分为黄友棣的早中期作品概述分析,首先通过黄友棣在早中期不同背景下的创作特征分别从黄友棣的生平、经历进行背景分析,并且以艺术歌曲《杜鹃花》、《黑雾》和《秋花秋蝶》为例,通过曲式结构、旋律分析及演唱实践等进行音乐分析,叙述了在不同背景下,黄友棣从最开始模仿西方和声创作技法到不断学习突破在其创作风格并且结合中国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建立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和声方法体系的过程。第三部分则是对黄友棣晚期的艺术诗曲包括古诗词《琵琶行》以及艺术歌曲《遗忘》,从诗作与曲作结合特征、曲式结构、旋律分析以及演唱实践等方面进行音乐分析。最后一部分则着重叙述了通过对黄友棣先生创作特征的总结,将其早中晚期的艺术创作特征进行归类与对比。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黄友棣部分声乐作品的演唱研究,能使黄友棣与他的作品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实践研究为演唱者和教学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