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生产与发展之中,而消灭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我国一直将减贫脱贫作为一项国家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扶贫工作的政策和内容。党的十八大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又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开展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工作理念。这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将从“粗放”转向为“精细”,对帮扶对象、治贫原因、帮扶产业和资金流向都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生产与发展之中,而消灭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我国一直将减贫脱贫作为一项国家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扶贫工作的政策和内容。党的十八大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又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开展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工作理念。这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将从“粗放”转向为“精细”,对帮扶对象、治贫原因、帮扶产业和资金流向都要有精准性把握,再紧紧围绕着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指导方针开展相关工作,其中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是精准扶贫背景下一种卓有成效的手段。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的陕西省商洛市,贫困面积大且程度深,自然条件恶劣,贫困比例高达100%,是陕西省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商洛市根据自身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实施精准扶贫,形成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归纳了商洛市开展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并按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对扶贫产业的分类对其下辖的山阳、丹凤、镇安、柞水等县域已有的产业扶贫模式和路径做了一些梳理,并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对产业扶贫的有效性做了一个简单的检验。可以发现商洛市已有的产业帮扶都是基于“三带”模式与当地优势产业创新性结合,形成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并在政府、企业、农户之间构建了利益机制。根据DID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产业精准扶贫对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有效的。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十三五”工作的收官验收年,在这时,对产业扶贫模式与路径及成效进行研究比较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梳理分析商洛市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产业基础所采取的不同扶贫模式和效果,力图为促进商洛市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也为今后贫困地区的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顺风车走进了大众生活,顺风车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好意同乘到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约顺风车因其具有方便快捷、节约资源以及减少出行成本等优点而受到欢迎。但是顺风车在实际运营中,乘车人受到顺风车驾驶员故意侵害的情形时常发生,引发了社会对顺风车安全性的质疑。顺风车驾驶员为自然人,即使要求其承担责任,但通常其赔偿能力较弱,因此受害人经常不能获得全额赔偿。顺风车网络平台在顺风车运营中
<正>从史实来看,“生产关系”对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是重大的,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没有“生产关系”概念的确立和科学制定,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形成。有鉴于此,需要对“生产关系”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作出再认识。
2015年以后,陕西省越来越重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融资租赁是与制造业结合最紧密的融资方式之一,陕西省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维持制造业企业的稳健发展、缓解制造业融资难问题,使制造业的综合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本文主要讨论陕西省上市制造企业做出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外融资租赁理论中影响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指标在陕西省上市制造业行业是否同样适用,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不仅能丰富融资租相关理论,
“十三五”实施以来,党和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陕西省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战场”。为了从整体上掌握近年来陕西省财政扶贫绩效情况,找出财政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财政扶贫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切入,首先对国内外财政扶贫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重点梳理了关于扶贫绩效评价和扶贫绩效影响因素
目的:犁头草(Viola inconspicua Blume)为瑶族地区常用药材,本课题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二卷)》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项目。通过系统地研究犁头草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生药学鉴别、限量检查、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并进行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及安全性初探,初步建立犁头草质量标准,为其使用规范化、合理化,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的搜集
近年来,我国的雾霾污染频频爆发,程度愈加严重,不仅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及交通的安全通畅,也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要的负面影响。根据生态环境部所发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对我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西安市位居第158位,这与西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严重不符,制约着今后西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人居环境的改善。文章对西安市雾霾污染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分析了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规划,“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的关键。生态补偿政策作为实现农村“生态宜居”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成为现阶段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现阶段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忽视和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最直接主体
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然而,偏远民族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常常遭遇到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困难。资本下乡一方面帮助村庄解决了部分困难,另一方面也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基于云南迪庆启别村的田野调查,关注工商资本如何参与乡村旅游这一论题。首先,本文概述了启别村乡村旅游的现状,并从乡村旅游多元利益主体的角度讨论了资本下乡的动因;其次,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载体——“松赞塔城”酒店与“漫寻记”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贯穿于村落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因土地利用而聚村定居,围绕土地的使用创造文化体系和规则,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村落为统筹资源发展,开始了土地资源的集中与再利用,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逐步由“以地为生”转向了“因地谋利”。在这个转变进程中,村落的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选取川西平原Z村为田野点,以土地利用为切入
近年来,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人口流动发展到新阶段的自然产物,2017年流动人口最为集聚的五大城市群中,家庭化迁移流动人口占比已超80%,但是,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占比与完整家庭式迁移人口占比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分布是流动人口个体家庭因素与流入地的制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流动人口生活发展状态与流入城市的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