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近几年高速的发展态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整个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定价时期。整个金融市场也在资本市场膨胀的刺激下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期货市场交易量、交易品种、交易额都创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国首例金融衍生品——沪深300股指期货迈入了推出的快车道。
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将是中国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重要历程碑。将会促使金融市场由现货市场完善,推进到衍生品市场完善的更高层次。目前,国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于如何运用股指期货还处于研究早期。因此,结合自身研究领域,选择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作为毕业论文研究课题。
根据国外的经验,股指期货的推出不管是在早期还是在处于成熟的时期由于市场半强有效性、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期货与现货都会在一定时候会出现不合理波动。本文目的就是在出现不合理价差时候,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建立期现套利模型,为投资者提供可运用金融工具。
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合理的、可操作的现货和期货指数都是必须的。期货指数即将推出,虽然沪深300现货指数存在,但现实中其指数参与套利交易的难以操作性,不能满足套利的要求。因此,论文第三章中提出建立沪深300现货指数的替代指数。
替代指数建立,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替代指数对于现货指数的跟踪误差、替代指数的流动性等问题。我们设想了三种替代指数,分别是嘉实300指数、ETF指数、50只沪深300成份股组合而成的替代指数,在跟踪误差、流动性等因素下,寻求可行的替代指数建立方案。
在进行了比较后,决定采用由50只沪深300成份股组合的替代指数的方案,对于50只成份股的选取,我们设想采用三种方式:(1)最大市值法,(2)最大相关系数法,(3)行业分层抽样法。在运用了二次规划、均值绝对偏差模型、最小最大化模型、向下均值绝对偏差模型、向下最小最大化模型,以及对替代指数绩效进行了特雷诺指数、夏普比率、詹森系数、跟踪偏离度、信息比率综合比较的情况下,我们选定了运用行业分层抽样法建立了替代指数,并明确了替代指数组合的50只成份股。替代指数的建立,完成了套利模型现货部分的组合。
论文的第四章中,我们首先对于套利模型中,股利分配、冲击成本、最优保证金规模建立了参数,在理想的状态下建立了套利模型;接着建立了现实条件下的套利模型,并分别从J下向套利和反向套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虽然反向套利在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中还不能执行,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模型的条件下,选取了2007年6月-2007年7月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测试了模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