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居民民族关系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的车溪村是全国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土家族村之一,也是宜昌市为数不多的散居少数民族村,是一个土家族和汉族共同居住的村落。车溪村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当地土家族和汉族居民之间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一项重要保障,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是地方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因此,对于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内居民间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主要以民族学、社会学为理论支撑,结合文献资料,对车溪村的基本概貌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采用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现阶段衡量民族关系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交往、居住格局、语言使用、族际通婚、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当地的民族关系,车溪村的土家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论。同时,在景区发展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文化符号资源的争夺、利益分配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由此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对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机制的建议。
其他文献
黎锦承载了久远的历史信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黎族传统社会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民间信仰及价值理念有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文在
本文是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安定村文化变迁的问题。  安定村是一个一千多人的白族聚居村。虽然地处滇中,位于相对闭塞的哀牢山区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所实施的全面禁牧政策,不同于内蒙古其它牧区实施的禁牧、休牧、轮牧和农区舍饲圈养的禁牧政策,而是对牧区草牧场实施围封禁牧,牧户全部出售牲
本文先从音乐文化传统与课程、音乐课程与文化变迁和东西方音乐课程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在21世纪国际多元文化背景和国内民族文化背景的前
本文以哀牢山彝族的民居建筑与其社会组织结构的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就目前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来看,主要都是从物质环境、空间构成、构造和材料技术等角度切入的,而从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