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在空间位移过程中所体现山来的动态变化规律,其研究成果对旅游规划、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及入境旅游管理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入境旅游流受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政策、旅游资源丰度、区位条件、旅游规划开发深度、设施建设程度及服务水平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中西三部入境旅游业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引起了学术界及政府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托笔者亲自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东—两递进空间演化机理研究》(40771058)及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权威统计资料,基于分形理论的全新视角,以长江流域廊道入境旅游流为研究对象,对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规模等级结构与域内省市自治区间入境旅游流的均衡关联度进行研究,揭示域内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运行状态、轨迹及相互作用关系,为长江流域入境旅游市场拓展、区域旅游协作与发展、旅游规划与开发及旅游管理等提供指导。长江流域贯穿中国东中西三部,对其入境旅游流发展状态及运行轨迹进行科学研究,将为打破东中西部入境旅游业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及实现区域旅游对接与协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分析并论证了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入境旅游流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而后,对从分形视角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文献、著作及资料进行搜集、梳理与归纳总结,得山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运用分形理论的进展及不足。系统梳理了分形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利用Zipf定律进一步验证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的分形特性,并从历时性角度对1994—2009年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规模等级结构、运行状态及发育阶段等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修正后的关联维数计算山4个典型年度中长江流域11省市自治区间入境旅游流的相关维数,量化分析域内入境旅游流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联程度,并总结山其空间分布形态及均衡性演变规律。通过上述研究,得山如下结论:(1)基于分形视角研究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系统是可行的。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借用分形理论研究入境旅游流系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而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系统具有分形特征。(2)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系统Zipf维数1<q<2(个别年份除外),域内入境旅游流分布较为分散,系统内部规模等级结构差异化显著。1994-2009年间域内入境旅游流系统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在平稳与不均衡发展间相互更替,且系统的稳定性为暂时状态,持续性的动态演变为主要发展趋势。(3)长江流域11省市自治区间入境旅游流关联维数均处于(0,1)范围之内,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表明域内各省市自治区间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趋于分散,且关联作用较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把长江流域廊道作为中国入境旅游流发展现状及运行轨迹的“缩影”,将其选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所得山的结论对全国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2)引入分形理论来研究入境旅游流系统,突破了旅游流定量研究传统方法的局限,为入境旅游流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维与视角。鉴于研究所依托的数据及资料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和作者研究能力、精力等因素的限制性影响,本研究仅做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以抛砖引玉。旅游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不仅受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对旅游流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