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颗粒治疗风邪恋肺型慢性咳嗽的综合临床疗效,通过测定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PEFR),初步评价该复方对慢性咳嗽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并期待进一步探讨该复方对慢性咳嗽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提供有效的依据,探讨中医药对慢性咳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咳嗽中医证属脾肾两虚,风邪恋肺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的分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加味止嗽颗粒,疗程为2周,计算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日间、夜间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1周、第10天,第2周测定早、晚呼气峰流速(PEF)并计算其变异率(PEFR)。临床观察结束后,用Microsoft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用Ridit分析、t检验、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等统计方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PEFR)的变化。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慢性咳嗽病因分布比例,呼气峰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按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咳嗽的症状积分计算,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对患者有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中不同病因之间的临床疗效亦有差异,运用加味止嗽颗粒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尤佳,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PEFR):两组各自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早、晚呼气峰流速均有上升,呼气峰流速变异率均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呼气峰流速上升程度及其变异率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可使呼气峰流速上升,呼气峰流速变异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中药加味止嗽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对脾肾两虚,风邪恋肺型慢性咳嗽患者的症状改善均有作用,且中药复方加味止嗽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运用西医治疗相比,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2、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加味止嗽颗粒治疗证属脾肾两虚,风邪恋肺型慢性咳嗽患者,可以更明显的提高早、晚呼气风流速,降低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更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功能。3、本研究中未发现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事件,说明中药治疗在临床上比较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