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获得雌雄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AT)群体的基础上,利用雌核发育、雄核发育、性反转、回交和遗传选育等生物学方法我们对四倍体和二倍体鱼进行了遗传改良。其中利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了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红鲫,两者交配制备出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改良三倍体鲫鱼。本文我们对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血细胞DNA含量、性腺和垂体结构、外形特征、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3m+51sm+33st+33t;其血细胞DNA含量是普通红鲫血细胞DNA含量的1.48倍,与预期的1.5:1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良三倍体鲫鱼三倍体鱼的遗传组成;改良三倍体鲫鱼的精巢和卵巢在繁殖季节不能产生成熟配子,垂体超微结构显示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球在繁殖季节没有大量排出,该特征从内分泌的角度证明了其不育性;同时,改良三倍体鲫鱼具有体背高、尾柄短、头部小的优良外形特征;相同饲养条件下改良三倍体鲫鱼生长速度与湘云鲫相似,当年鱼平均体重可达400-500g,约为普通红鲫生长速度的1.43倍、为本地鲫鱼生长速度的4.21倍。与三倍体湘云鲫相比,改良三倍体鲫鱼不但保留了三倍体鱼生长速度快、不育等特点,而且在体形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良特征,是一种新型改良三倍体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