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的规律性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关系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形势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又给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不同的个人和组织都有不同的角色,角色的不同不仅表现在横向层面,并且在纵向层面也有很大区别。十六大以来,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时期,历史条件发生了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也要随之改变。若继续固守,则势必影响其自身的建设以及党在农村政权的地位。因此,本文尝试借鉴乡村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成果,采用政治学、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从纵向的研究和横向的对比中得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旨在为基层党建的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的启示和思考。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一是借助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界定了政党角色定位的内涵,并分析了其特点与影响因素;二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变迁进行了梳理;三是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对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界定。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引言和正文。其中,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笔者借鉴了社会学关于“角色”的界定,从而尝试着对“角色定位”以及“政党的角色定位”的含义进行定义,并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党成立至今所经历的角色变迁。本文认为,受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经历了领导中国革命最基本单位、革命与执政的艰难抉择、角色转换后的初步体验、十六大后的新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必须随着环境的改变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三部分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进行角色定位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调查研究、观察以及多维度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进行定位。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扮演好以下四种角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者;农村党员的管理者;农村流动人口利益的维护者。第四部分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研究,认为须从观念转变、监督保证、完善选举、选准带头人、载体寻找等五方面寻找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路径。